年輕人泡館新時尚
新聞提要■近年來大陸博物館不再只是靜態的文化殿堂,而是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泡館」新時尚。從短影音平台的博物館影片點讚破百萬,到春節期間全大陸博物館日均流量逾千萬人次,「博物館熱」正席捲大陸。
大陸博物館熱潮席捲而來,年輕人「泡館」成為新時尚。短影音上,博物館影片輕鬆獲得百萬點讚。微信朋友圈裡,不是打卡照,就是搶不到門票的遺憾貼文。自2024年下半年起,「博物館熱」持續發酵,年輕人不再滿足於滑手機螢幕,而是親身走進博物館,開啟一場文化之旅。
36氪報導,2025年春節,博物館成為名副其實的流量王者。根據大陸文物局統計,2025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七,全大陸博物館累計接待7,264.87萬人次,日均流量突破1,000萬,相當於每天一個小國人口在逛館。這股熱潮不僅是假期現象,而是長期趨勢的縮影。
博物館帶動文旅新流量
事實上,「博物館熱」從2024年已開始萌芽,全年全大陸博物館接待觀眾超過14億人次,較2023年的12.9億再創新高。博物館正從文化符號蛻變為消費市場的催化劑,帶動文旅產業鏈重構,為城市經濟注入新動能。
博物館已成為城市經濟的「新引擎」。
從大陸國家博物館展現民族歷史,到南京、陝西、甘肅等地方館聚焦地區古代文明,再到青島啤酒博物館等產業特色館,這些地標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文旅流量的新入口,帶旺周邊景區與商業圈。
博物館文創IP(智慧財產權)成功跨界,成為吸引年輕人的另一亮點。過去,文創多是文物仿製品或簡單紀念品,如今卻進化為兼具文化、藝術與實用價值的熱門商品。2024年,三星堆、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等文創銷售額都逾人民幣1億元,成為年輕人爭相收藏的潮流單品。
成功的文創有何秘訣?一方面,它們以文物為靈感,融入現代設計。例如洛陽博物館的朱顏鏡,其靈感來源於館藏文物「金銀平脫鸞鳳花鳥紋銅鏡」,提取銅鏡中的蓮花與鸞鳳元素,既美觀又實用。大陸國家博物館以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為原型,打造的鳳冠冰箱貼,則透過AR技術,讓消費者「戴上」虛擬鳳冠,體驗穿越快感。
文創IP+沉浸體驗超吸睛
在科技加持下,博物館沉浸式體驗崛起。VR、AR與AI技術讓歷史「可觸摸」。北京故宮近年來積極利用VR技術,為遊客提供「雲遊故宮」的沉浸式體驗。青島啤酒博物館的穿越劇遊,則讓遊客置身民國場景。
研學市場也因「博物館熱」而興起。臨朐縣博物館的化石探索課程、青海省博物館的動物文物研學營,從單純參觀升級為互動參與,點燃青少年學習熱情,同時傳遞文化與環保理念。
博物館還與餐飲跨界融合,「一博一咖」已成為常態。三星堆博物館中,有堆堆堆MUSEUM COFFEE以文物圖案甜點吸睛,北京故宮角樓咖啡則憑「宮味」設計成為打卡聖地。咖啡香與文化相互交融,消費從交易升級為體驗。
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重要場所,其消費潛力龐大。未來,博物館不再只能「看」,而是「玩、吃、喝、學」兼具的文化空間。年輕人的「泡館」熱情,正引領文化消費新時代,如何乘勢而上,將是產業鏈各方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