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加上對等關稅暫緩即將到期,雙重利空讓台股籠罩陰影。投顧表示,由於市場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加深投資人疑慮,預估台股短線將有一波修正,大盤難逃國際賣壓,投資人宜採取保守操作。投顧表示,中東局勢是市場焦點,以色列調轉槍口指向伊朗,連連摧毀伊朗軍事設施,引發避險情緒升高,包括布蘭特原油已有
美國5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及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均符合市場預期,且加徵關稅尚未反映於價格端,基本物價相對穩定,亦反映供應鏈改善效果,通膨壓力的緩解推升聯準會年底前降息2碼的機率。美國降息預期的升溫有利於資金回流新興市場,特別是台灣作為科技股重鎮,預計將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永豐投信表示,通膨放緩有利內需消費復甦,餐飲、零售與觀光股表現穩健,投資人可逢低布局內需傳產股,作為防禦型資產配置。
以伊戰爭緊張情勢升溫,美國正式參戰攻擊伊朗3個核設施,伊朗也對以色列發動反攻,加上美國官方正考慮針對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三大跨國大型半導體製造商,終止在大陸晶片工廠使用美國技術的特殊豁免,日前台積電ADR大跌1.87%,台股23日開盤恐怕得承受較大壓力,面臨2萬2千點關卡的保衛戰。
在中國房市持續低迷、日圓貶值的雙重驅動下,全球投資人紛紛將目標轉向日本房地產市場,展現強勁的買盤動能。中國投資人也同樣加碼日本市場,據統計,今年第一季中國資金對日本房地產投資暴增至10億美元,是過去五年平均4.28億美元的2倍以上。
ETF成為股市小白的新投資主流,隨著主動式ETF在2024年底正式開放發行,投資人擁有更多元的投資選擇。但在選擇ETF前,應把握觀察經理人過往績效、了解投資策略與目標、績效指標非績效保證、內扣費用較高等四大原則,達到存配息、存穩健、存潛力的三存目標。
當前國際局勢風起雲湧,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走向依然充滿變數,正值金融市場試圖從先前的震盪中調養之際,以色列對伊朗又展開軍事行動,為市場投下震撼彈。外銀主管指出,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恐引發金融市場新一波動盪,現階段投資布局,看好黃金、短天期美國公債避險。
美國上周六空襲轟炸伊朗,直接捲入中東衝突中,使得地緣政治再起,此外,美國擬撤台韓晶片廠中國豁免令,台積電ADR上周五下挫1.87%,法人表示,要美國全面撤銷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豁免的機率不大,隨著關稅大限將至以及地緣政治衝擊等影響,台股周一將再測試22,000點整數關卡支撐,後續將迎來五重壓力測試,預期加權指數將於年線22,279點至季線20,899點大區間震盪。
市場分析:行情自4月9日低點反彈至今近2個半月,指數最多反彈達5,000點,目前屬於高檔盤旋狀態,正面的現象是成交量回升到4,000億元上下,以及融資增幅不大,距離高點仍有千億元之遙,亦即籌碼穩定度尚佳。
全球ETF市場高速成長,主動式ETF正成為新一波資產管理浪潮,台灣第一檔投資等級債主動式ETF也將在7月問市。依ETFGI資料顯示,去年全球ETF總資產達14.7兆美元、年增率28%,其中主動式ETF資產成長更亮眼、達1.1兆美元,年增率高達59%,已占整體ETF市場8%,預估至2030年,主動式ETF管理規模占比提升至16%,台灣ETF市場也顯現同樣的趨勢。
台股受到國際地緣政治影響,加權指數過去六個交易日內就有四天面臨22,000點防守戰考驗,彙整外資機構近期觀點,在最大權值股台積電帶領聯發科、廣達等權值股撐場下,台股力保22K大關不失,季底行情先求穩、再求好,後續再留意對等關稅豁免時間會否拉長。
根據CMoney最新統計,今年前五個月台股ETF資金湧入逾4,410億元,以具市值、配息與主題選股優勢為吸金主力,其中元大台灣卓越50(0050)單季吸金逾1,423億元,穩居吸金王寶座,元大高股息(0056)與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分別獲得1,074億元與845億元淨流入,分別是人氣榜第二名與第三名,群益精選高息(00919)及富邦台灣釆吉50(006208)各吸引逾500億元資金進駐,各為第四及第五大。
川普政府90天暫停對等關稅期限將屆,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近日表示,所有人可能被川普唬弄了,他在關稅一事算盤打得比誰都精。史洛克表示,若能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將關稅保持在遠低於川普提出的最激進水平,不僅能緩解經濟不確定性,還能大幅增加聯邦稅收。
台股在6月第一個交易日測試季線之後,又向上反彈大漲一度攻上年線,高低點相差1,530點,隨著時序接近第三季,加權指數也陷入高檔震盪,20日守在22,045點,累計6月以來已反彈了3.27%,而檢視反彈過程中的ETF績效表現,總計有15檔勝過大盤漲幅,其中主動統一台股增長、主動群益台灣強棒等主動式ETF也紛紛入列,扮演反彈先鋒。
以色列與伊朗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市場憂美國介入恐讓戰事擴大,台股上周震盪走弱,專家預估,加權指數短線恐回測月線附近尋求支撐,現階段選股仍以低接為主,頎邦(6147)、毅嘉(2402)、萬泰科(6190)等15檔5月營收雙增、現金殖利率逾5%、三大法人單周加碼「三強股」,可望扮演抗震指標。
鴻海集團於6月23~25日舉辦企業主題座談會,這也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續任後,連同旗下六家關係企業首次對外發表營運戰略的場合。面對全球經濟溫和成長、政策不確定性升高,以及AI與電動車等新技術快速發展,鴻海將透過此次座談會釋出下半年景氣、AI、全球產能等布局與展望,展現其轉型為科技製造平台服務公司的決心與成果。
根據CMoney統計至今年5月底,台灣ETF市場5月及前五個月分別淨流入299億元、4,269億元,且三大類型呈現截然不同的資金流向,台股ETF持續強勢吸金且月月淨流入,債券ETF止血回流,僅海外ETF逢壓回吐。
5月美股財報季普遍繳出優於預期的成績單,且四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均未下調資本支出,市場對美企今年獲利未再大幅下修,目前各國關稅談判發展走向仍正面,但位階墊高、地緣衝突升溫,震盪可能加大,投信法人認為,目前企業決策仍大多以觀望因應,預期7月後、對等關稅政策明朗時,盤勢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屆時可留意盤面是否出現主流族群。
鴻海集團母、子公司合計六家,市值高達2.35兆元的重磅法說會登場,加上集團內研發單位鴻海研究院,可望釋出下半年的景氣風向,法人認為,鴻海本身為輝達GB200供應鏈重兵、鴻華先進負責汽車組裝,分別扮演AI、車用成長的雙箭頭,未來母公司鴻海切入人形機器人組裝可期,有利於母雞帶小雞引領子公司轉型。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正夯,不只成為小資族理財首選,更意外與純網銀搭上線。LINE Bank喊出最快3分鐘,就能「一站式」完成投信新募集ETF申購和匯款,在ETF掛牌後還能透過熟悉的證券帳戶在證券交易市場即時買賣的理財服務,只要持任一本人證券帳戶,就能申購新募集ETF(ETF IPO)的銀行服務,透過純網銀牽線讓小資理財變得更有效率。
歐盟CBAM原預計明年1月1日上路,然而該歐盟與英國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川普眼裡,正是「非對等貿易安排」,即歐盟與英國針對某些進口商品依據「碳價格」徵稅,其代表歐洲決策者正運用稅收制度應對不公平競爭風險,確保歐盟、英國企業不會因為碳價格政策在本國市場失去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