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進逼 陸3月CPI年減0.1%
大陸通縮壓力未減。大陸統計局10日公布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年減0.1%,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5%且降幅擴大,雙雙遜於預期。專家表示,隨著中美關稅戰持續升溫,勢必加劇大陸通縮壓力,接下來端視官方再端出何種擴大內需與刺激政策的藥方。
界面新聞10日報導,大陸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3月份,CPI年減0.1%,降幅較上月的年減0.7%收窄,顯示提振消費政策逐漸收效。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明顯回升,由上月的-0.1%轉為上漲0.5%,顯示供需結構有所改善。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大陸物價延續偏低,主要是房市持續調整,拖累民眾財富縮水,消費信心不足之故。分析人士指出,貿易戰導致通縮壓力加大,後續物價走勢仍看擴大內需政策如何調整。外媒稍早報導,大陸政府高層將開會討論穩經濟的會議,加上本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有望提供刺激措施規模與推出時機的線索。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表示,重點在於今年的擴內需政策能否幫助通膨回歸穩定回升的區間。當前消費支持政策主要聚焦以舊換新,而這類措施對整體物價的抬升作用有限。
考慮到當前物價仍未轉正,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快速升級為全面對抗,今年大陸經濟面臨新挑戰。ING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將提前於第二季或第三季加大寬鬆力度,包括下調7天逆回購利率30個基本點,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00個基本點等。若貿易緊張局勢持續,或內需復甦不及預期,不排除人行將採取更激進寬鬆措施。
PPI方面,王青表示,3月份受美國能源政策取向及貿易戰風險加大等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下跌。而大陸國內需求依舊偏弱,3月煤炭、鋼鐵價格有所下行,化工產品價格也普遍走低,致使3月PPI跌幅較上月擴大。
王青指出,外部經貿環境變化影響出口放緩,將抑制大陸工業品價格。預估4月PPI降幅可能擴大到年減3.5%左右。年內PPI年增率能否較快轉正,主要取決於今年逆週期調節政策的效果,而房市能否止跌回升則是關鍵。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