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型股票是什麼?買ETF也能避險嗎?一文看懂股災中的避險抗跌定海神針!|盤點概念股

股市驚滔駭浪,防禦型股票也許能幫你躲過一劫!自從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全球股市都面臨狂風暴雨,隨著公布的政策細節起伏。這波股災中,相對抗跌的防禦型標的宛如定海神針,防禦型股票是什麼?哪些族群相對有防禦力?如何布局?投資防禦型股票也有缺點?!跟著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找出能撐過風雨、守住資產的關鍵部位!

防禦型股票通常有不錯的殖利率護身,在股災時相對抗跌。(圖/Getty Images)
防禦型股票通常有不錯的殖利率護身,在股災時相對抗跌。(圖/Getty Images) (Pixfly via Getty Images)

4月7日,台股放完清明連假,開盤就遇上腥風血雨,加權指數「開盤即收盤」暴跌2,065點、跌幅高達9.7%,台積電破天荒跌停板,上市櫃超過1,700檔股票亮綠燈。十大權值股中,唯一一檔沒有跌停的,就是中華電信(2412),身為防禦型個股的電信三雄全部守住跌停防線,民生內需族群如大台北(9908)大統益 (1232)更是奮力收紅,而殯葬業龍巖(5530)雖以跌停價開出,但盤中跌幅一度收斂至約3%、甚至還拉尾盤。

防禦型股票是什麼?

防禦型股票(Defensive Stocks)是即使在景氣低迷、股市下跌時,仍能維持穩定獲利與現金流的投資標的。經濟不景氣時,防禦型股票的產品仍具有剛性需求,因此獲利能力相對穩定。想像一下,景氣不好時,也許可以不買新手機、不換新電視、不買精品名牌包,但飯還是要吃、家裡還是要用電,也不太可能因為經濟拮据就不上網、不打電話,因此這些產業的收益不會有顯著影響。

防禦型股票獲利穩定、現金流充沛,通常具備穩定的配息紀錄與不錯的殖利率。當經濟萎靡,如2008年金融海嘯、 2020年新冠疫情等時期,法人與保守投資人常將資金轉向防禦型股票這樣的資金避風港,價格也相對抗跌。

台股市場中,食品業、電信產業、金融壽險業、公用事業等都算是防禦型股票。研究統計,當大盤走空,電信股的中華電、壽險業的富邦金(2881)等整體表現,相較於成長型股票如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等更抗跌,防禦型股票的績效甚至能超越大盤。

當市場情緒低迷,或投資人擔心資金過度集中於少數標的時,將部分資金轉向股息穩定、波動較低的防禦型資產,是降低風險、穩住報酬的穩健策略。

哪些族群是防禦型股票?

除此之外,部分醫療股也有防禦特性,如醫療通路與服務商杏一(4175)、穩定配息的成熟藥品廠南光(1752)大江(8436)等,要小心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生醫族群都是防禦型股票,研發型新藥公司燒錢多、股價波動大,有高度投機性,就不具有防禦作用。

如何布局防禦型股票?

在資產配置中加入防禦型股票,可以達到降低整體波動與風險的效果,如果投資組合的風險過高,可適當提高防禦型資產的比例,有助於平衡收益與波動。

對於保守型的存股族來說,若投資目標並非追求股價大幅成長,而是重視穩定領息與資產保值,防禦型股票就是理想的配置選項。至於偏向積極型的投資人,當市場過熱或出現風雨欲來的訊號時,也可以調節部分持股、轉進防禦型標的,或採取「現金為王」策略,保留彈性伺機而動。

短線布局防禦型股票暫避風頭的股民,最好密切觀察其股價動態,當防禦型個股開始走弱,可能代表市場資金開始回流攻擊型資產,要小心風向改變。

除了股票,債券也具有防禦特性,如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公司債、貨幣市場基金等,通常具備穩定配息與極低違約風險,能在市場動盪時提供支撐,但穩定的另一面就是報酬偏低、通膨侵蝕購買力等限制。注意並非所有債券都屬於防禦型投資,高收益債這類信用評等較低、違約風險較高的債券,在股災來臨時可能會陷入違約危機,不適合防禦配置。

ETF投資人則可布局高股息ETF加強投資組合的「防守力」,高息ETF以低波動、穩定配息為主,長線含息報酬率比不上元大台灣50(0050)等攻擊型ETF,但在股市走空時,高息ETF的跌幅也相對較小。如高息ETF元老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 (00878)等都是抗震標的,適合搭配個股分散配置,在熊市中提高資產穩定性。

防禦型股票有缺點嗎?

防禦型股票在熊市時還能提供股息收益,且跌勢相對小,對資產有保護效果,但反過來說,牛市時也衝不快。因為防禦型股票的特色就是「穩」,當股市走多,資金湧向成長股或科技股,防禦型股票的報酬率有可能會落後大盤,長線上漲空間也有限。

當金融市場進入降息循環時,防禦型股票的表現通常較具韌性,因為降息通常反映經濟成長放緩、甚至衰退風險升高,在這樣的環境下,資金會傾向尋求穩定、具防禦特性的標的。且降息環境也有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對資本密集型的防禦型企業來說,財務壓力相對減輕,間接支撐股價表現。反之,升息可能推高融資成本、壓縮獲利,或是遇到政策調整方向,對電信、公用事業這類型的防禦型股票有壓力,對金融業則相對有利。

最後要提醒投資人,防禦型股票並不是股災中的絕對保命符,防禦型股票也會跌!市場出現恐慌拋售時,這類股票也會下跌,但不會跌得像成長股那麼深,是「相對抗跌」而非「完全不跌」。此外,若是防禦性股票出現基本面轉弱、營運不如預期、或政策環境出現重大不利變化,也可能面臨股價修正壓力,千萬不要因為「防禦型」三個字就放鬆警覺。

防禦型投資是一種策略,而非保險。唯有搭配完善的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才能在市場起伏中守得穩、也走得遠。

每當新興話題出現,相關概念股往往會成為市場的焦點,股價也容易因題材推動而快速上漲,那麼該如何搭上熱門題材的順風車?Yahoo奇摩股市【盤點概念股】將帶你認識當下最夯的概念股,幫助你在市場中發掘潛在的投資機會!

(核稿編輯:劉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