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大江 個股留言板
日 期:2023年05月26日公司名稱:大成鋼(2027)主 旨:代孫公司TCI Texarkana Inc.以自地委建廠房工程相關事宜發言人:林炳文說 明:1.契約種類:自地委建2.事實發生日:112/5/26~112/5/263.契約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H&M Construction Co., Inc.、非關係人4.契約主要內容(含契約總金額、預計參與投入之金額及契約起迄日期)、限制條款及其他重要約定事項:新建工程契約總金額:美金76,245,221元限制條款:無。其他重要約定事項:無。5.專業估價者事務所或公司名稱及其估價結果:不適用6.不動產估價師姓名:不適用7.不動產估價師開業證書字號:不適用8.取得之具體目的:供生產及營運使用9.本次交易表示異議之董事意見:不適用10.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否11.董事會通過日期:不適用12.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不適用13.估價報告是否為限定價格、特定價格或特殊價格:否或不適用14.是否尚未取得估價報告:否或不適用15.尚未取得估價報告之原因:不適用16.估價結果有重大差異時,其差異原因及會計師意見:不適用17.會計師事務
【時報-台北電】大江(8436)發言人黃千恬22日在線上法說會中表示,大陸市場最差的時間已過去,儘管還沒看到強力復甦,但歐美市場今年有新產品和新客戶的挹注,且第三季美國廠還有新產線加入下,樂觀業績將維持強勁成長,預期今年營收會比去年好,毛利率也可望同步向上。 大江前四月營收24.86億元、年增11.5%,第一季淨利1.63億元、年增5.65%,EPS達1.39元。由於訂單能見度把握度較高,看好下半年都可維持正成長。 大江董事長林詠翔日前表示,已配備三顆引擎全速往前推進。大陸業績今年第一季已轉為正成長,歐洲除了大客戶LV出貨重回高峰外,也拿到很多新客戶,其中以大江投資比利時的素食膠囊公司成長力最可觀;美國有三~四個主力客戶,在新增客戶、新品項同步擴增下,成長力道也延續,目前新增的機台預計第二~三季即可加入量產,產速增加5倍以上,人員成本降低一半。 黃千恬表示,大陸市場最差的時間已過去,儘管還沒看到強力復甦,惟客戶端很積極,新品開發、專案開啟都在進行,也看到不同型態合作產品,與更多有潛力電商合作;目前大陸訂單能見度約30~45天,預期保健品、美容保養品需求將升溫。 由於大陸市場客戶類別也在
和康生(1783)獲大江(8436)入主效益逐漸顯現,首季獲利翻倍,EPS達0.52元。和康生總經理陳敬亭22日在法說會中表示,看好大陸、中東與東南亞可銷售產品線增加的堆疊效應,今年營收將續保雙位數成長。
大江(8436)發言人黃千恬22日在線上法說會中表示,大陸市場最差的時間已過去,儘管還沒看到強力復甦,但歐美市場今年有新產品和新客戶的挹注,且第三季美國廠還有新產線加入下,樂觀業績將維持強勁成長,預期今年營收會比去年好,毛利率也可望同步向上。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生醫(8436)今日舉行線上法說會,法人聚焦中國、歐美發展,以及今年營運成長。發言人黃千恬表示,結合猶他廠優勢及實地拜訪後,很多以前沒打進去的美國客戶都切入,很多產品合作都在進行中,業績將維持強勁成長,中國市場雖沒看到強力復甦,但已看到很多新品、專案在開啟中,預期保健品、美容保養品需求將升溫,今年營收、毛利率可望同步向上,惟現在銷售較集中在大型客戶,各季變化要看各客戶出貨情況。大江生醫第一季合併營收18.72億元,年成長12.96%,毛利率降至37.82%,較去年同期下滑約2.5個百分點,每股盈餘(EPS)1.39元。從個體財報來看,第一季中國營收占比42%,歐洲美國的占比持續提升、已達39%,台灣占比8%,亞洲小增至10%,其他約1%。發言人黃千恬表示,中國市場最差已過去,但還沒看到強力復甦,中國業績還沒明顯回復,但可以看到客戶很積極,新品開發、專案開啟都在進行,也看到不同型態合作產品,與更多有潛力電商合作,中國訂單能見度短約30-45天,預期保健品、美容保養品需求將升溫,目前發展要回復總體經濟,目前還是偏弱。中國市場客戶類別也在變化中,直銷穩定,微商
日 期:2023年05月16日公司名稱:大江(8436)主 旨:大江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發言人:黃千恬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05/22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05/22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45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線上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FactSet 最新調查:大江(8436-TW)EPS預估下修,預估EPS、預估營收、目標價、歷史獲利表現、即時新聞資訊。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精準醫療及大數據的發展,推動基因檢測及細胞再生等醫療發展成為國際新趨勢。大江生醫(8436)子公司大江基因(6879)已完成開發心血管用藥基因檢測,持續開發憂鬱症、腸胃病等慢性病藥物進行藥物基因檢測技術,昨日前往赴泰國參與「2023 台泰再生醫學論壇」,除了透過此次台泰醫學論壇交流激盪出新火花,更將大力發現新南向商機。大江基因從2011年來,致力提供完整的基因檢測服務,同時以個人化基因檢測提供輔助產品及服務,往精準個人化醫療邁進,2021年已完成開發心血管用藥基因檢測,而藥物基因檢測服務也於2022年進行實驗室自行研發檢驗技術(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簡稱 LDTs)的申請,目前已通過國家認證列冊分子實驗室,並將持續開發憂鬱症、腸胃病等慢性病藥物進行藥物基因檢測技術,2022年營收持穩約4.24億元,毛利率57.39%,歸屬母公司淨利7214萬元,每股盈餘2.95元。受彰化基督教醫院邀請,大江基因11日前往泰國參與「2023 台泰再生醫學論壇」,在泰國當地頂尖的醫學院拉瑪醫院,由大江基因總經理傅珍珍與大江基因GTP實驗室負責人曾
日 期:2023年05月10日公司名稱:大江(8436)主 旨:更正XBRL資訊平台112年第一季合併財報之庫藏股股數發言人:黃千恬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2/05/102.公司名稱: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發生緣由:更正XBRL資訊平台112年第一季合併報表之資產負債表項下庫藏股股數6.因應措施:上述所作更正並不影響損益,發佈重大訊息說明後,更正資料重新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5月9日電)大江生醫(8436)第1季財報每股盈餘1.39元,由於毛利率下滑至37.82%,為7年多來新低,衝擊今天股價重挫跌停摜破200元關卡。大江表示,首季毛利率下滑為短期調整現象,全年度毛利率目標仍將優於去年。大江今天股價開低走低,摜壓至跌停價187元,200元關卡失守,創今年2月以來新低。大江第1季合併營收新台幣18.73億元,年增約13%,稅後淨利約1.64億元,年增5.7%,單季每股盈餘1.39元。其中,單季毛利率降至37.82%,較去年同期下滑約2.52個百分點,為2015年第4季以來新低。大江表示,第1季因產品組合關係,加上客戶急單導致特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偏高,是短期調整現象,非長期現象;目前對今年毛利率看法,一樣是朝2023年比2022年毛利率(42.19%)稍高的目標努力。大江去年每股稅後盈餘6.06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5元,股利配發率為82.5%,為近年最高。(編輯:張良知)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生醫(8436)公布第一季財報,毛利率降至37.82%,較去年同期下滑約2.5個百分點,為2015年第四季以來新低,每股盈餘(EPS)僅1.39元,低於市場預期,開盤股價急挫下殺9%。大江生醫表示,主要是產品組合及客戶急單致特定產品生產成本偏高,此為短期現象,對今年毛利率優於去年的看法不變。大江生醫正向看今年營運,董事長林詠翔日前表示,中國市場拿下很多新客戶、已重回成長,歐洲市場保養品銷售也大幅往上,美國新客戶、新品項同步擴充,到下半年都可維持正成長,第一季營收18.72億元,年成長12.96%,已恢復成長動能,到下半年趨勢,業績都會比去年同期好,今年營收一定會成長,整體毛利率也將優於去年。不過,剛公布的第一季財報卻跌破市場眼鏡,毛利率僅37.82%,較去年同期下滑約2.5個百分點,為2015年第四季以來新低,幸好營業費用控制還不錯,費用率降至27.57%、低於去年同期的29.96%,營業利益1.91億元,優於去年同期的1.72億元,營益率10.25%仍維持去年同期水準。歸屬母公司淨利1.63億元,每股盈餘1.39元,均略優於去年同期。對於首季毛利率偏低
日 期:2023年05月08日公司名稱:大江(8436)主 旨: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發言人:黃千恬說 明:1. 董事會擬議日期:112/05/082. 股利所屬年(季)度:111年 年度3. 股利所屬期間:111/01/01 至 111/12/314. 股東配發內容:(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5.00000000(2)法定盈餘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3)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4)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591,304,150(5)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6)法定盈餘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7)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8)股東配股總股數(股):05. 其他應敘明事項:無6.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10.0000元
FactSet 最新調查:大江(8436-TW)EPS預估上修,預估EPS、預估營收、目標價、歷史獲利表現、即時新聞資訊。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生醫(8436)走過二年調整期,隨著進入後疫情時代,團隊從去年4月開始到海外市場拚搏,近一年已經爭取不少訂單,預估效益可望從今年起陸續顯現。大江客戶結構已經大幅改變,中國占比降至五成以下,美國提升至36%,其他市場約二成,未來可望呈現三分天下,中國、歐美各四成,其他市場約兩成。中國、美國、歐洲三顆引擎同步向前推進,大江中國市場在今年第一季已轉為正成長,訂單展望佳,歐洲也最近成長很快,除了大客戶LV出貨重回高峰,也拿到很多新客戶,投資比利時的素食膠原,負責銷售業務也發展很好,而美國有3、4個主力客戶,在新增客戶、新品項同步擴增下,成長力道也延續。大江生醫第一季為傳統淡季,營收18.72億元,年成長12.96%,營運恢復成長動能。內部認為,到下半年趨勢,業績都會比去年同期好,第二季後維持成長表現,今年表現將勝去年。毛利率方面,預估將優於去年。此外,旗下和康生(1783)的營運也顯著好轉,首季獲利較去年成長一倍,預估大江入股後的效益將持續放大,未來也會持續併購和投資,集團專長的醫療器材、保健品,將以拿下主導權為主,加大成長力度。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和康生技(1783)被大江生醫(8436)入主效益逐漸顯現,首季毛利率提升13個百分點,更較前一年同期翻倍,每股盈餘0.52元。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醫材成長有新客戶、新市場及新產品三軌,而和康生與大江的合作效益才進入新市場這一層,對營運擴大效益才剛開始,今年整年都可望有好表現。和康生近日公佈第一季財報,營業收入1.43億元,年成長16.04%,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3.39%提升至67.61%,一口氣增加13個百分點,營業利益3741萬元,年增率高達184.7%,稅前淨利5340萬元,年增率也高達108.4%,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4444萬元,年增率亦達116.3%,每股盈餘0.52元,也較去年同期的0.24元倍增。2021年和康生加入大江生技大聯盟後,當年度7月12日起編入大江生醫的合併報表內,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兼任董事長。林詠翔表示,大江在生醫有一千多項專利,併入和康生後交叉使用,也幫助籌資加速,並利用全球銷售通路,有助國際通關採購、製造、取證能力提升,如和康生以前都沒打入印度、俄羅斯等,現在市場都開始擴張,上市許可證也從原本43張,一年多時間就新增19張
【時報-台北電】大江生醫(8436)去年EPS 6.06元,創下七年新低。走過二年調整期,大江董事長林詠翔4日表示,「船已修好,現在配上三顆引擎同步向前!」在新市場、新客戶和新產品發威中,儘管大環境還有很多雜音,但全年營運將力拚雙位數成長,整體毛利率也將優於去年。 此外,鑑於基因治療已成趨勢,大江去年也透過轉投資大江基因,以2,400萬元入股亞洲準譯公司,取得約20%股權。亞洲轉譯專攻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服務,輔助醫師精準鑑定感染病原,對症下藥。是全台第一間且唯一有通過特管辦法的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公司,目前已與台中榮總合作實驗室,今年也將進軍台大等20多家醫學中心,明年有機會拚損平,並規劃登錄興櫃。 營運漸入佳境的大江,今年前四月營收24.86億元、年增11.5%,由於訂單能見度把握度較高,看好下半年都可維持正成長。 林詠翔表示,大江是外銷導向公司、占比9成多,疫情期間所有人出不了國,導致市場被當地公司侵蝕,失去不少競爭優勢。所幸去年5月解封,在密集出國調整中國大陸、歐美布局改善營運體質下,也重啟外銷動能,目前大陸占比已由過去的逾8成降至5成以下,且不再以微商為主;而美國則由原本的7
大江生醫(8436)去年EPS 6.06元,創下七年新低。走過二年調整期,大江董事長林詠翔4日表示,「船已修好,現在配上三顆引擎同步向前!」在新市場、新客戶和新產品發威中,儘管大環境還有很多雜音,但全年營運將力拚雙位數成長,整體毛利率也將優於去年。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5月4日電)大江生醫(8436)董事長林詠翔今天表示,內部歷經2年的調整,包括區域、客戶結構及商業模式都有明顯改變,隨著大陸市場復甦加上歐、美拓展效益發酵,在三大市場同步帶動下,今年營運將重回成長軌道。大江過去2年受到疫情影響,尤其占有8成以上營收的主力市場中國受到嚴重衝擊,營收獲利連3年出現衰退,2022年獲利更出現腰斬。林詠翔以「船修好了,現在配上三顆引擎同步向前」形容目前狀態。他說,以前只有中國市場,現在加入美國及歐洲二顆引擎,而中國也已開始復甦,歐美市場在既有大客戶擴增新品項加上新客戶挹注下,均見到成長動能。林詠翔表示,過去2年進行內部各式調整,以前大江隨著中國市場崛起進入成長爆發期,2020年遇到疫情,所有人都出不了國,對於9成營運來自外銷市場的大江而言,等於被綁住卻還要繼續與人打架,市場被當地廠商侵蝕,原本優勢消失不少,營運動能跟著熄火。「過去成長速度過快,訂單來了只能一直向前開,這二年也趁機停下來修船」,林詠翔說,歐洲最近成長越來越快,除了既有大客戶LVMH集團面膜出貨已重回高峰,也有新客戶加入,另外美國也新增3、4家大客戶,歐美市場今年第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生醫(8436)走過二年調整期,董事長林詠翔今(4)日表示,「船已修好,現在配上三顆引擎同步向前」,中國市場拿下很多新客戶、已重回成長,歐洲市場保養品銷售也大幅往上,美國新客戶、新品項同步擴充,到下半年都可維持正成長,只是大環境有很多雜音,不敢說能回到以往三成以上成長。毛利率方面,隨著運費等成本下降,也與供應商談降價,美國廠下半年隨新機台上線效率也將提升,整體毛利率也將優於去年。林詠翔表示,這幾年一直進行內部調整,大江從很小、只有七個人公司規模大幅成長,需要時間調整,以前沒時間停下修船,訂單來了必須一直開,這幾年腳步慢下來,內部進行很多調整,但大江是外銷導向公司、占比九成多,當所有人出不了國,等於被綁住卻要和人打架,市場也被當地公司侵蝕,優勢消失一點。 不過,去年四月底、五月解封,大江人開始出國,公司也對資源重新配置,歐洲、美國增加人員,連科學家也派出去,外銷重新展開,但公司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大公司合作要體現一般要一年以上,但現在結構已經大幅改變,中國占比降至五成以下,美國提升至36%,其他市場約二成,客戶結構大幅改變,公司商業模式也調整,改為更長期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