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億工程款卡關!中鼎子公司美國踩雷 執行長:估可逐年償還
國內最大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9933)旗下美國子公司CTCIA踩雷,因再生能源廠客戶GCEH聲請破產,導致有196.04億元應收帳款卡關,17日股價殺至跌停。中鼎17日晚間召開重訊記者會,總管理處執行長李定壯表示,儘管短期內資金未能到位,但公司早於工程竣工之初即已對該債權設有擔保機制,擔保金額甚至高於應收帳款本身,因此將由GCEH逐年分期償還,公司內部也初估,最快明年即可開始收款。
延伸閱讀:【台積電法說】優於市場預期!首季毛利率58.8%、每股賺13.94元
中鼎17日重訊公告,其美國全資子公司CTCI Americas, Inc.(簡稱CTCIA)因業主BKRF的母公司Global Clean Energy Holdings, Inc.(簡稱GCEH)於美國聲請破產重整,導致CTCIA應收帳款約新台幣196.04億元恐遭延遲收回,占中鼎合併資產比重達15.7%。
根據彭博報導,GCEH已於16日向美國德州法院聲請破產保護,負債總額超過20億美元,並計畫進行財務重組,將債務分年償還,以紓解長年建廠延誤與成本超支問題。預期可於8月完成重整,擺脫破產狀態。
中鼎指出,BKRF為GCEH的全資子公司,專責翻修美國加州舊有煉油廠,轉型生產低碳生質柴油。雖然BKRF以履約爭議為由未支付尾款,但當初簽約時已取得GCEH的擔保,且依照美國法律規定,對應收帳款已辦理擔保設定,保障債權人權益。
對於未來收款時程,李定壯表示,BKRF廠房已於去年底完工,目前已進入營運初期,與通路大廠亦簽有銷售合約,有利穩定現金流。雖初期獲利不明顯,但GCEH所提出的重整方案中,已承諾將透過後續營運盈餘,逐步清償債務。
李定壯說,GCEH在生質能源領域具備上中下游整合優勢,從植物研發、種子培育、農場管理一路到燃料生產,完整涵蓋全產業鏈。隨著全球ESG風潮與美國政府補助政策持續發酵,生質柴油市場具備長線成長潛力,公司對GCEH未來營運能力仍具信心。
面對外界擔憂此案可能對財務體質造成衝擊,李定壯表示,公司帳上現金與約當現金逾200億元,加上在手訂單高達3200億元,未來一年新簽工程合約更突破千億元水準,營運動能充沛。至於是否提列減損,中鼎預期不會在本年度一次性全數認列,但將依重整進度與會計原則,審慎評估並可能小額提列。
目前預期美國法院將在3至4個月內公告完整重整計畫,屆時將可釐清確切的債務償還期程。中鼎也將持續與會計師及法律團隊合作,確保權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