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電源雙雄深耕美國奏效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以推動「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美國製造供應鏈。電源雙雄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近年早已擴大在美布局,不僅展現靈活應變與前瞻視野,也以策略性投資鞏固全球市場競爭優勢,預期將減輕關稅政策影響,甚至有機會因此受惠。

台達電長期深耕美國,近年更加大投資力道,繼2022年斥資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億元)購入美國德州普萊諾土地及廠房,2024年再投資2.09億美元(約新台幣68億元),用於建置FWT實驗室、興建F2廠和辦公大樓,因應未來發展資料中心、電信應用資通訊及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等需求。

隨著AI伺服器功率需求爆發,台達電提出「從電網到晶片」(From Grid To Chip)全方位解決策略,方案涵蓋AI伺服器資料中心的供電與熱管理系統,從高壓直流(HVDC)電源櫃、超級電容緩衝模組到液冷散熱技術,成為北美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與晶片大廠建構AI運算基礎設施的重要合作夥伴。

值得注意的是,台達電也支援台廠供應鏈赴美建廠打造智慧製造配套,尤其晶圓代工、先進封裝等半導體大廠陸續在美國加大投資,勢必浮現出新廠智慧製造的配備需求,台達電擁有長年自動化產線導入系統整合的經驗與優勢,有機會因此帶來正面挹注。

光寶科近年也積極布局全球產能配置,串聯各地研發中心與製造基地資源,提高對北美關鍵客戶的即時響應能力,進一步鞏固供應鏈黏著度。光寶科指出,透過逐步拓展,越南廠可望成為最大製造中心之一

另北美投資設廠聚焦在產品組裝及後段製程,美國德州達拉斯廠房擴廠後已開始貢獻營收,將配合當地新基礎建設計畫。

至於因應對等關稅,光寶科表示,關稅政策是全行業共同面對的挑戰,而光寶已提前進行全球生產基地多元布局,將能依客戶需求來調整產能分配;在美國的產線已於去年開始量產,同時密切審慎關注動態。(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絡懸/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