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天天一變 金研院院長高一誠獻3招可「增加對美無償援助」

「關稅帝君」川普天天一變!針對目前川普政府企圖透過提高關稅政策來改善美國長年經常帳為負及財政赤字問題,台灣因此被課高達32%對等關稅。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近日在APIAA論壇上建議政府可考慮三大做法。實際作法包括引進美國關鍵人才提升台灣競爭力,尤其可參考過去新冠疫情捐口罩救護衣或331大地震援日賑災等作法,「增加對美國的無償援助」以增加美對台灣好感。

延伸閱讀》一表看川普5/7晶片關稅要擔心嗎?金研院:台灣晶片占不到總量5%「免驚」

川普關稅天天一變 金研院長高一誠呼籲3作法「對美無償援助」增加好感。圖/取自Getty Images
川普關稅天天一變 金研院長高一誠呼籲3作法「對美無償援助」增加好感。圖/取自Getty Images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至於5/7晶片關稅,高一誠認為台積電(2330)具有高比較利益與低需求彈性,大部份關稅上升或美元貶值的效果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但台灣其他MIT公司,需協助其產品品質與服務有效地提升,並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

川普提高關稅主要三目標卻造成反效果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昨天參加APIAA論壇,特別提到美國近30年來經常帳均為負值,主要因貿易逆差,目前川普政府透過提高關稅政策,改變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主要是想要達成三大目標。包括一、增加美國政府稅收以改善財政赤字並壓低長期公債殖利率;二是各國與其談判如何降低對美貿易順差,最後促使各國廠商至美國投資生產。

但是這些做法將造成一連串的反效果。因為進口商品數量減少且通膨預期會拉高公債殖利率,各國若調降對美關稅其消費者仍可能選擇他國進口商品,此外廠商至美國投資生產須考量成本、營運、以及供應鏈等問題,卻是川普政府所忽略,造成「反目標而行」。

高一誠建議三大作法因應 對美增加無償援助

高一誠提到目前政府正透過積極與美國接觸並研擬相關產業支持方案,在降低對美貿易順差的過程中,亦要確保台灣經濟穩定發展。他建議,在擬定這些應對策略時,應該將目標擴大到整個經常帳的範疇,包含

一、降低對美貿易順差;

二、增加美國對台灣的國外要素所得淨額;

三、增加對美國的無償援助。

高一誠進一步解釋無償援助的概念,例如疫情間我們援助各國口罩就是在此範疇,無償幫助別國解決關鍵的問題。另外,福島地震時台灣對日本的無償援助,大幅提升日本民間對於台灣的好感度。目前美國貧富差距太大,而在其政府縮減開支下,底層的人民其實是需要外界的幫忙。

台積電具高「比較利益」與低需求彈性

之於接下來的5/7晶片關稅亦受外界關注,高一誠提到台積電,他說,關鍵在於需求彈性與比較利益。美國對於台積電高階晶片的需求彈性低,代表沒有很多替代選擇,大部份關稅上升或美元貶值的效果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台灣生產高階晶片有比較利益,而比較利益來源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工程師文化、社會教育環境、以及全球客戶的信賴,這些因素的養成期間是以十年計,難以短期間直接複製至美國。不

過,對於美國消費者而言,面對一些需求彈性較高的台灣產品,當相對價格提高,會減少這些產品的消費或以它國產品替代。

高一誠建議台灣可以透過進口美國關鍵的商品、人才、與技術,來提高台灣的競爭力與國家安全。例如:引進美國關鍵人才,提升台灣高等教育水準、國防與民防戰力、以及資訊與網路安全。在增加對美國的無償援助上,可透過產品或服務的捐助,幫助美國減少因氣候變遷與毒品氾濫所產生的社會問題。

但為減少衝擊,調整過程必須提升台灣產品與服務的不可替代性。對於目前美國消費者需求彈性較高的台灣產品,在調整過程中,需要將台灣製造的品質與服務有效地提升,並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