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傳產進入高成本時代 靠AI翻身

【時報-台北電】傳統產業進入高成本時代,面對原料與大宗商品劇烈波動、人力短缺,營運成本高漲的壓力,加上國際局勢震盪、保護主義再起等趨勢,環保政策考量將持續推高人力、電費、氣費等成本,越來越多傳產業者選擇「+AI」,設法以新技術降低成本。

例如,紙漿價格去年一度逼近歷史高點,隨後迅速回落。天然橡膠在極端天候、人力短缺等衝擊下,價格居高不下,助推有替代品屬性的合成橡膠價位;同時,因近年化工產業低迷、橡膠重要原料丁二烯供應短缺,橡乳膠廠成本壓力增加,合成橡膠等價格堅挺,又衝擊下游輪胎、醫用手套等營運。

過去部分傳產業者陸續轉型數位化、自動化,如今在高成本大環境壓制下,傳產業更想法設法降低成本,深入挖掘AI潛力成為必修課之一,在造紙、汽電等領域都有AI成果。

造紙大廠正隆表示,早期即投入資訊化、導入企業資源規劃(ERP),從自動化走到如今的智慧化,製程幾年前就有導入AI,並訂下去年為公司AI應用元年,主要策略方針「S.M.A.R.T」居中的A,就代表AI智慧產銷。目前AI在製造端有顯著成效,對於製程強化、設備妥善、能源利用效率等有正面效益,也將該系統導入越南等海外工廠。

申豐則透過攻入高附加價值產品,擺脫乳膠市況疲乏、緩和原料丁二烯價格飆漲的衝擊,視AI為重點方針,今年將按計畫導入AI於製程、改善效率與能耗。

原料飆漲加上少子化缺工,對耗資巨大的營造業衝擊不小,大陸工程近年使用AI智慧型電子圍籬、BIM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如今更仰賴這些建模科技提升效率、減少成本。(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日興/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