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PC產業 進入動盪的一年
全球PC市場在第一季展現優於預期的增長動能後,依IDC及Canalys初步統計,該季包括筆電、桌機及工作站等PC總出貨量以中個位數以上的年增幅成長、達約6,300萬台,惟兩研調亦預估,隨著川普關稅政策帶來影響陸續發酵,今年整體PC產業後市將進入動盪的一年。
研調機構分析,今年首季全球PC出貨動能,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品牌廠因應川普關稅政策,針對美國市場提前備貨所帶來的效應。但這一波庫存能支撐當地市場需求的時間有多長還難以估算,加上目前對於美國關稅的施行細節、各國與美國政府的協商情況都還不確定,也因此預期現階段產業供應鏈尚不會有太大動作。
儘管來自商用PC市場的換機需求仍未完全消失,但預期因美國關稅造成高通膨的壓力、全球經濟衰退的隱憂升溫,後續市場需求難測,研調機構皆認為,PC產品價格終將因業者成本增長的轉嫁而上漲。
在前五大品牌中,除了市占居首大的聯想第一季出貨有一成增長外,市占第四大的蘋果,首季PC出貨量年增幅為各品牌中之最,也是各品牌廠中拉貨相對積極的業者。
至於市占第五大的華碩,在第一季也有一成左右的出貨增長,顯示其該季出貨亦相對積極。
以第一季各家廠商出貨來看,聯想出貨逾1,500萬台、穩居第一大,美系兩大品牌出貨增長幅度皆較緩,惠普約近1,300萬台,戴爾則在千萬台上下。
近半年多來持續加速將產線移出中國的惠普和戴爾,預計於今年底前將非中生產比重提高到九成以上。蘋果及台廠品牌如華碩、宏碁等,在中國生產的PC產品仍皆占有相當比重,不過台廠也皆已表態,與供應鏈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