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童呼吸急促 警訊指標

醫生表示,判斷幼童染疫嚴重性,呼吸急促是主要指標。昨天是兒童莫德納疫苗施打首日,圖為高雄市多納國小學生一早接種疫苗,為避免學生緊張,導師全程陪同。(多納國小提供/中央社)
醫生表示,判斷幼童染疫嚴重性,呼吸急促是主要指標。昨天是兒童莫德納疫苗施打首日,圖為高雄市多納國小學生一早接種疫苗,為避免學生緊張,導師全程陪同。(多納國小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針對兒童感染COVID-19可能情況,高醫小兒感染科醫師李敏生說,發燒症狀常見、不一定代表嚴重,呼吸急促才是重要指標;且染疫後4到6天是重要觀察期,若退燒後仍未進食、未解尿,都是警訊。

大部分家長認為小朋友最怕發燒,看到小朋友發燒就會覺得嚴重、想要盡快就醫,李敏生說,其實過去4個月兒童個案99.7%是輕症或無症狀。

李敏生指出,COVID-19中重症多有肺炎等情況,其最重要的表現是呼吸急促,反而不一定會有嚴重的發燒。呼吸急促如何判定,他說明,5歲以上孩童每分鐘超過30次、1到4歲每分鐘40次以上,就算呼吸急促。

李敏生說,一般兒童在確診首3日狀況平穩,第4至6日才更需要注意,尤其如果在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仍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或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都是警訊。

如何觀察兒童身體變化,李敏生建議家長要寫日記,每天2至3次記錄孩子每分鐘呼吸次數、體溫、一天進食量和尿量、活力狀態、呼吸時是否有胸凹、膚色或唇色,以及肢體是否冰冷。隨著疫情流行,也發現愈來愈多原本沒有確診、但後來才確診的個案,針對這種情況,日記可以協助在第一時間發現兒童異狀。

李敏生也提醒,若孩童有唇色發白、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情況就相當就嚴重,應盡速就醫。另外孩子若有抽搐等新發神經症狀,不管有沒有發燒,也都要注意有可能是COVID-19引起。

此外,若小朋友染疫後2到6週再次發燒,要注意是否有腹痛、腹瀉、長疹子、眼睛紅、頭暈等症狀,若有2項以上,就有可能是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一定要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