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衝擊報稅3】不小心犯了「4大錯誤」!不想挨罰補稅 3招搶救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衝擊,報稅時間延長到6月底,隨著報稅季即將來臨,《Yahoo奇摩財經新聞》今(16)日也統整納稅義務人最常犯的四大錯誤(免稅額申報錯誤、所得額未依規定申報、扣除額申報錯誤、網路申報不成功),如果真的不小心犯了,沒關係,有3招可以搶救。

延伸閱讀》【川普衝擊報稅1】今年要繳多少所得稅?3步驟教你算 3族群「有條件」免稅

延伸閱讀》【川普衝擊報稅2】0050、00919也要繳稅!ETF存股族「合法避稅」 掌握3要點

不小心犯了4大報稅錯誤沒關係,3招搶救。圖/取自Getty images
不小心犯了4大報稅錯誤沒關係,3招搶救。圖/取自Getty images (Catherine Falls Commercial via Getty Images)

一、免稅額申報錯誤

報稅時,我們是申報「前一年度」的收入,例如2024年報的是2023年的所得,這樣的時間差常常讓人搞混,導致報稅出錯。

舉個例子來說,每個人的免稅額是9.7萬元;如果是年滿70歲的本人、配偶,或是受扶養的「直系長輩親人」(像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免稅額會提高到14.55萬元,但很多人容易搞錯,比如說把70歲以上的兄弟姊妹、叔叔伯伯或舅舅也用14.55萬元來報,其實這些人不算「直系尊親屬」,所以還是只能用原本的9.7萬元免稅額。

二、所得額申報錯誤

在申報「所得金額」時,國稅局常常提醒大家最容易出錯的一點就是,很多人會不小心刪掉或改掉用憑證下載、或到國稅局櫃檯查到的所得資料。國稅局提醒,如果對這些下載下來的資料有疑問,應該先去問開立憑單的單位,不要自己隨便修改,否則可能會被認定為申報不實。

另外,報稅時也常常有人漏報一些收入,像是房東出租房屋卻沒申報租金收入、私人借貸拿到的利息、海外收入,或是從大陸地區來的所得也很容易被忽略,國稅局提醒,如果是透過國內的銀行或信託公司,去投資國外或大陸的基金、債券、股票,這些產生的配息或賣掉時賺的錢,也都要記得申報進來。

三、扣除額申報錯誤

在申報「扣除額」時,分為一般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其中常見的申報錯誤多集中在「列舉扣除額」上。例如,第一,有人會把點光明燈、參加法會或安太歲等費用當作捐贈列入扣除,但這些其實屬於有對價關係的支出,不符合規定。

其次,保險費部分,誤把非直系親屬的保費算進來,或超過每人2.4萬元的扣除上限。

醫藥費方面要注意,若是到非健保特約或未經認定的診所看病,或報了像醫美、坐月子、看護等非醫療性支出,不符合扣除條件;購屋貸款利息也不能列報修繕或消費性貸款的利息,且需確實在報稅年度設籍且未出租或營業使用;另外,教育學費扣除只能用在納稅義務人子女的學費,不能申報兄弟姊妹的費用。這些都是報稅時常見的錯誤,需特別留意。

四、網路申報未執行「申報資料上傳」導致未申報成功

採網路申報者,可以申報系統產出「檢核用計算表」檢查申報內容及計算稅額,確認無誤後,請務必將申報資料上傳及確認報稅系統顯示「步驟5-申報完成」(手機版)或「上傳申報成功」(線上版及離線版)訊息,才算完成申報,並請印收執聯自行留存7年,以便日後查考。

國稅局提醒,民眾於辦理綜所稅結算申報時,應留意依相關法令規定正確填報,若於報稅後發現錯誤,在申報期限內,採用網路申報者,只要將正確資料重新上傳申報即可;採人工或二維申報者,須重新填寫1份正確的申報書遞(寄)送至稽徵機關辦理更正。不過,若已逾申報期限,不論原申報採何種方式,均須向戶籍所在地稽徵機關以書面辦理更正申報。

報稅錯誤可補救嗎?

報稅時一定要依照規定正確填寫資料,不然錯誤申報可能會被罰錢,但如果不小心報錯了,可以及時補救,補救方式很簡單。

  • 如果是用網路報稅,只要重新上傳正確的資料就可以了,不用多跑手續。

  • 如果是用紙本或二維條碼報稅,就要重新填一份正確的申報書,寄或送去國稅局辦理更正。

但如果是超過報稅期限才發現錯誤,不管當初是用什麼方式報稅,都必須向戶籍所在地的國稅局用「書面」申請更正,「記得越早處理越好,才不會被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