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Q2輪番登場 生技股長線飄香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股市震盪但生技醫療股因其防禦特性,加上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程度較低,表現相對抗跌,今年來MSCI生技醫療指數更上漲3.5%。法人表示,鑒於川普關稅政策搖擺不定,市場波動難免,生技醫療股基於評價面仍合理,加上中長期趨勢仍看好,且接下來又有多場重量級生技醫療年會將輪番登場,相關商機題材的釋出亦有助帶動市場情緒,表現值得留意,投資人亦不妨透過生技基金或ETF分批布局參與。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以第二季來看,由逾十場生技醫療年會將舉行,且影響性為全球矚目,包括美國神經學學會年會、美國消化疾病周、芝加哥臨床腫瘤學會年會、國際生技展、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等等,美國芝加哥臨床腫瘤學會年會,除此之外,今年FDA新藥審批仍屬積極,至今年三月底止,已有7項藥物獲得核准。整體來看,藥品、醫材市場成長趨勢未變,在上述條件的支持下,後市表現仍值得期待。

安聯投信指出,生技醫療產業長期成長動能在於全球人口老齡化以及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仍高。醫療技術創新亦將持續推升生技產業研發投入及併購案的題材及成長引擎,特別是癌症,罕見疾病,基因療法等創新療法;併購題材亦將持續發酵,看好領域包括﹕腫瘤罕見疾病相關領域。

百達投顧認為,日益複雜的新藥和療程正推動市場對委託開發製造商(CDMO)公司的需求,這些公司提供藥物開發到生產製造的服務。製藥公司透過將部分藥品製造委託給CDMO,不僅分擔風險還可以加速新療法的推出。CDMO的價值在於簡化整個產業的研究和製程,且經常在新技術(包括AI),方面引領潮流,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包括客製化療程和開發細胞療法,是未來趨勢之一。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00678)經理人張晏禎分析,在生技醫療領域中,美國向來擔任領頭羊角色,而在產業需求面向好、M&A活動仍將持續,加上金融環境已不似先前緊縮,資金借貸成本的下滑,料有利生技醫療企業籌資,對於研發投入與執行臨床實驗有所助益。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