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拋售潮蔓延 長天期美債ETF跳水

【時報-台北電】金融資產拋售潮蔓延至美公債商品,且市場反應通膨升溫及經濟衰退預期,近期扮演資金避風港的美債ETF連兩日修正,群益25年美債9日下跌4.05%,創掛牌以來第三大跌幅,僅次於2020年3月疫情期間;元大美債20年、國泰美債20年等皆創歷年第四大跌幅,呈現「股債雙殺」走勢。

資深債券部門主管點評,美公債遭拋售,主要因素有三大可能,包括市場擔憂關稅戰導致美國陷入停滯性通膨,導致經濟衰退、投資機構減持債券,平衡股票下跌壓力,以及特定國家拋售美國公債,報復美國祭出高關稅政策。

受美債價格走跌,殖利率飆升,連帶使得美債相關ETF 9日跌勢進一步擴大,長天期債券因受到景氣成長及通膨影響較高,成為債市拋售重災區,除了國泰20年美債正2、元大20年美債正2 ETF單日皆下挫逾8%。

法人指出,由於川普關稅政策隱含的不確定與景氣風險,促使美債、投資級債避險特性獲得市場高度重視,且過去一段時間因高殖利率而吸引資金進駐,確實成為機構法人平衡股票價格下跌、一般投資人保有低接股票資金來源的重要配置。

不過,近期雖傳出有特定國拋售美債、基差交易等多種原因,而使得債市殖利率走升,但都非基本面問題,未來市場機制將回歸正常,投資人可持續重視其避險收益價值。

群益優化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觀察近期投等債、高收債信用利差雖有擴大,導致債券市場有些震盪跟波動,但經濟不至於走向長期衰退,市場體質持續優化,企業違約率保持低位,第二季債券配置方向仍以公債為首選,依序為投等債、非投等債。

法人也提醒,隨著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非投資等級債違約風險恐將提高,可能會影響資產配置避險效果,建議在布局前須優先考量。(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昱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