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關稅障礙 賴清德:拚今年上市櫃獲利達4.5兆目標

總統賴清德12日向「國際扶輪3523地區地區2025年地區年會開幕式」演講,說明台灣因應對等關稅作法。圖/總統府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12日向「國際扶輪3523地區地區2025年地區年會開幕式」演講,說明台灣因應對等關稅作法。圖/總統府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12日出席「國際扶輪3523地區地區2025年地區年會開幕式」表示,美國已公布,台灣跟以色列列第一批談判的國家,而在11日晚上也已進行談判,過程順利。他說,多年來台灣在面對各項挑戰的時候,都是以積極正面態度,從挑戰當中得到進步力量,讓國家持續向前。今年上市櫃企業獲利能否如預期達4.5兆元創新高,可能還要觀察川普關稅政策調整的結果,惟政府會繼續努力往這個目標邁進。

他指出,當前國際形勢當中,有很多挑戰,他舉三個大家比較常提到的,第一個就是國際情勢的快速發展。我們大概沒有想到川普總統會在這麼快的時間內,就提出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台灣,也影響全世界。那第二個是集權、威權主義也持續的集結擴張,在地緣政治或世界的和平穩定上面,都是一大挑戰。第三個是淨零轉型或數位轉型的挑戰。

他表示,台灣不管面對各種挑戰都要積極面對,「吃苦當作吃補」,這是台灣精神。台灣要把握機會,當我們在面對淨零轉型時,要全力發展低碳經濟;面對智慧轉型時候,要善用產業優勢,推動數位轉型,讓台灣成為一個人工智慧島;當危險國家集結時候,除了強化國家力量,也要跟友盟國家合作,促進台海的和平穩定,在產業上,也可以建立非紅供應鏈關鍵地位,讓台灣可以持續發揮正面功能,讓台灣的經濟產業發展得以持續進步。

賴清德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當然對全球經貿產生重大變化,但他說,過去半個多世紀,台灣歷經兩次能源危機,也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甚至經歷COVID-19 疫情衝擊。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國際社會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評比,認為會下降4點多個百分比,結果事實證明,台灣不僅將衝擊降到最低,GDP經濟成長率還正成長3點多趴,在蔡總統領導之下,全國團結合作的結果。

他提到,幾十年來經由大家的努力,台灣經濟具備相當韌性。台灣外銷一年約4千多億美元,銷往美國只佔23.4%。換句話說,76%商品是銷往美國以外地區,固然要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但不用太恐慌,台灣的經濟產業的韌性已經存在。

另外我們希望跟美國合作,他說,他第一時間就強調我們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企業界承諾對美國投資也不會影響改變。我們希望,能藉由跟美國產業的合作,提升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讓台灣能升級轉型,經濟更加發展。

在川普總統在台灣時間3日清晨發布對等關稅之後,提出五大因應策略。第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第二,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提供支持計劃;第三,提出加速落實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第四,形塑台灣加1,就是台灣加美國的新布局。第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他說,卓揆10日到桃園;11日他到台中;12日卓揆又到彰化,跟不同產業進行座談,就是希望聽取業界的意見,將衝擊降到最低。大家應該也已經知道初步結果,美國已公布,台灣跟以色列列為第一批談判的國家,而在11日晚上也已進行談判,過程順利。

賴清德說,我們談判小組已經成立,另外將擴大對美採購,降低貿易逆差,擴大對美投資,深化台美產業及經貿合作,積極解決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同時也解決美國關切多年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和低價傾銷的洗產地的問題。

此外,賴清德也說明行政院或政府對產業界的一些支持計劃。首先,要優先照顧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必須要給予他們及時且必要的支持和協助,未來也會針對各個產業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其中,中小微型企業,早在川普總統提出對等關稅之前,行政院就已編列預算116億元,要多元振興中小微型企業的發展計劃,其中包括數位轉型、淨零轉型,還有包括幫中小微型企業找商機、找市場。

另外也會給予中小微型企業融資、貸款,另外給他們稅務減免、信貸保證,以及中小企業的信保基金,且成立單一窗口來協助中小微型企業。

新的計劃,他說,就是卓揆提出的這個計劃六大面向,還有14大措施;農業三大面向6大措施,也就是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880億元,全面積極準備、有效管控風險、擴大支持產業。

其中,工業六大面向總共700億元,首先談金融支持,第一個就是絕對不會雨天收傘,還會給予貿易融資利息減碼、補貼的減碼,那麼另外會輸出保費優惠、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型企業貸款加碼,這最高都可以到3500萬元之多。

另外也會降低中小微型企業的成本,這包括措施五:保稅區通關全免裝箱單;措施六:擴大實施海關遠端稽查。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包括措施七,研發轉型的補助;在開拓多元市場方面,就是第八,爭取海外訂單;在租稅優惠方面,措施九,提供研發與設備支出體檢;措施十,擴大體檢適用。

另外提供安定就業。賴清德表示,這次的衝擊,如果訂單不再,那一定會有失業的問題,行政院特別就安定就業提四個措施:主動防治衝擊、勞工安心就業、受衝擊再就業、青年接軌職場等等的措施,來避免因為訂單減少、失業增加,影響社會的安定跟勞工的生活。

農業方面面向,總共180億,也是分作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等等。也就是說,面對這一次的對等關稅,在產業照顧方面,我們全面積極準備,有效管控風險,擴大支持產業,三項方向來做對策。

此外,在中長期的經濟發展計劃,政府也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開拓多元市場,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會跟包括日本、韓國、歐盟等友盟國家進一步洽簽經貿各項合作,讓產業上中下游可以完成,也可以開發多元市場,讓產業生態系更完整,推升台灣產業升級轉型。

他說,上任之後,他提出了五大信賴產業啊,這主要是因應地緣政治的變化,還有全球將進入全面智慧化的時代,所以我提出了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半導體本身就強,那我們要持續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讓半導體產業在臺灣形成一個更完整的生態系,不僅僅有 IC 製造,我們還要有 IC 設計、設備,形成一個更完善的生態系。

人工智慧在未來必然是重要的科技,我們要善用人工智慧,將臺灣打造為人工智慧島,未來食、衣、住、行、育、樂,各個面向的產業都應該要人工智慧化。人工智慧也應該要產業化,帶動台灣整體競爭力。

軍工是因應地緣政治的變化,必須要強化我們的國防力量。他說,我們可以透過軍事採購,也可以提升國防工業,好比中台灣智慧機械、南台灣螺絲扣件,還有資通訊產業,都可結合起來發展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等等,包括機器人、無人飛機、無人載具等,都是未來要努力發展的重要方向。

賴清德表示,台灣GDP 從 2016 年蔡總統上任時的 17.5 兆元,成長到 2024 年的 25.47 兆元,累積的速度非常快,也反映在股市上,股市從蔡總統上任時的八千多點,到她卸任時已是兩萬多點,股市成長了 155.5%。

賴清德並說,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情況也很亮眼,從 2021 年開始,每年獲利都在3~4兆元;2024 年上市櫃的獲利約為 4.05 兆元,今年預估達 4.5 兆元,有機會創新高。當然,這還沒把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評估在內。今年的獲利能否如預期,可能還要觀察調整的結果,但政府會繼續努力,往這個目標邁進。

他說,政府會多多聽聽產業界的意見,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夠更貼近大家的需要,有機會讓政府與業界團結合作,面對這種挑戰,讓台灣不僅能夠降低衝擊,也能持續進步、持續發展。

面對這次對等關稅,賴清德強調,只要朝野合作,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共同來因應,他說,一定可以順利度過難關。當然不能夠掉以輕心,必須要嚴謹面對,步步為營,才能夠降低衝擊。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台股從地獄到天堂 台積電800元能撿嗎?大咖5點解析為何是「定存神股」
台股又崩千點 國安基金進場離底部不遠?專家吐殘忍真相
快訊》開盤僅40分 美股3大指數 道瓊跌破1000點 台積電ADR挫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