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台灣車位價格漲幅驚人 台北信義區車位高達925萬元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灣家庭擁車比例逐年上升,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的資料,近五年全台汽車登記數量從2020年的819萬輛增至2024年的868萬輛,增幅達5.9%。然而,隨著擁車比例上升,停車成本也不斷上漲!根據台灣房屋統計及內政部實價登錄,車位的交易價格成為關注焦點。2024年六都中,車位價格最貴的仍是台北市,平均達201.8萬元,而台南市則為最便宜的,平均價格為93.6萬元。換句話說,用台北市一個車位的價錢,便能在台南市購買兩個車位,還會剩下不少。
觀察五年的價格變動,六都中車位價格增幅最大的為台中市,一個車位的價格從2020年的75.5萬元,攀升至2024年的112.6萬元,漲幅高達49.1%,居六都之冠;台南和高雄則分別上漲了37.2%和38.1%。即便是已經較為昂貴的台北市,車位價格也在五年間上漲了約10%。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台灣已進入「少子卻多車」的時代,車位供應愈加緊張。早期在各大都市的蛋黃區開發,公寓華廈為主,車位規劃不足,造成停車位供不應求。台中市由於近年人口增長,加上大眾運輸相對不如北台灣便捷,私家車的需求依然高漲。因此,近年來建商在開發新社區時,積極利用剩餘容積增設停車位,以解決車位不足的問題,也促使高價車位交易數量上升,帶動車位價格漲幅。
目前全台最貴的車位出現在台北信義計畫區的豪宅,2024年「首席公館」的買家一次購入同層兩戶,共有4個車位,總價高達3,700萬元,換算每個車位約為925萬元,這與中南部小宅的價格相當。
張旭嵐提醒,購買單獨車位時,需特別注意該車位是否擁有獨立產權。過去,某些舊大樓的車位登記較為複雜,車位被列為公設,住戶有使用權但無獨立產權,若要轉售只能賣給同社區的住戶。若車位為獨立產權,雖可進行買賣,但購買前仍須確認車位是否擁有獨立出入口,以及社區規約是否對非住戶進入停車場設有限制,以避免未來使用上的困擾。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也提醒,擁有獨立產權的車位,即便單獨買賣,仍需遵循房地合一稅的規定。根據現行法規,若在短期內出售並獲利,持有1至2年的車位將面臨45%的稅率,持有2至5年的則為35%的高稅率。因此,民眾在購買房屋與車位時,應在契約中明確標示車位價格,並規劃持有期間,避免未來轉售時遭遇高額稅負。妥善處理稅務細節,才能充分發揮車位的資產保值與增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