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上市櫃建商Q1營收表現不一 股價跟大盤緊密連動
高雄上市櫃建商今年3月營收完成公告,無論是單月或第一季營收,因預售入帳、成屋銷售認列,進度不同,各家表現不一,但,近期的股價表現則齊漲齊跌,跟大盤緊密連動,股價暫與基本面無關。
9日開始進場實施庫藏股的京城建設(2524),10日公告3月營收5.64億元,年增9.32%,累計今年前三月營收18.93億元,比去年第一季的8.92億元,年增112.21%。
京城發言人周敬恆10日表示,今年第一季營收翻倍成長,主要是高雄三多商圈的大樓建案「京城新世界」(原名世界心),在預售階段的買家,在成屋之後的過戶、入帳所致。
最早公告3月營收的永信建設(5508),因有新成屋進場銷售的助攻,今年3月營收回升至5.36億元,月增110.86%,但,比去年同期的10.24億元,仍年減47.69%,整體的今年第一季營收9.1億元,則比去年第一季的30.76億元,少了70.42%。
華友聯(1436)今年3月營收8920萬元,累計今年前3月營收3.11億元,年增1449%,隆大(5519)今年3月營收2.91億元,累計今年前三月營收7.47億元,年減69.13%,鑫龍騰(3188)3月營收4226萬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營收1.62億元,年減74.59%,聯上實業(4113)3月營收9460萬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營收4.72億元,年減61.97%。
法人表示,由於資本市場受到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無論建設公司營收表現好壞,在極端的市場狀態,個別公司的基本面,仍得跟著大盤漲跌,此一情勢,恐怕得要等到關稅爭議告一段落之後,才會再回到個股表現。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裕隆火大發聲了 不滿被指受關稅長期保護
「瘋狂銅價」被關稅嚇崩了 背後最大風險曝光
金價創新高後突大跌5% 專家分析背後2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