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敵關稅戰 高盛降評台股減碼
台股告別清明連假恢復交易首日全面重挫,反映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掀起波瀾,原先持觀望態度的外資,更是化為實際行動保守看台股。高盛證券降評台股「減碼」、三個月內指數預期僅19,000點;麥格理證券更是直呼新關稅局面對電子供應鏈帶來更多痛苦,卻無所得(more pain, no gain)。
川普宣布對台灣加徵32%對等關稅,並預告很快將提出半導體關稅政策。高盛證券經濟學團隊基於投資、資本支出放緩與出口貢獻下滑等預期,大砍台灣2025年GDP成長率1個百分點,降至1.6%。同時,在關稅直接衝擊與間接影響作用下,高盛認為,MSCI台灣指數企業恐承受潛在獲利衝擊。
高盛說明降評台股至「減碼」原因,強調短期最大隱憂來自台灣對美出口比重高,加上亞洲供應鏈對美國市場的敏感特性,壓抑高盛原本對台積電產業領導地位與AI/科技需求的長線正面看法。高盛同步將加權指數未來12個月高點由25,500點,下修至21,000點,尤其短期受關稅正面衝擊,三個月、六個月指數預期僅19,000點與19,500點,意味投資人要先繫好安全帶,沉澱過後指數還有反彈空間。
高盛證券堪稱本波加速應變的外資代表,高盛證券大中華區科技產業研究主管張博凱率領團隊,迅速剖析關稅對電子供應鏈影響,一口氣下修多檔台股企業獲利與股價預期後,最新也基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溫,調整台積電財務預期,並將推測合理股價從1,400元降為1,200元。
高盛下修財務預期與股價估值的20家台廠包括:台積電、鴻海、廣達、緯創、和碩、新日興、仁寶、雙鴻、英業達、啟碁、華碩、全新、大立光、宏達電、奇鋐、技嘉、元太、富世達、昇達科、勤誠。
從企業獲利基本面出發,市場估計,台股企業2024年獲利年增率高達40%,在亞太市場中僅次於南韓,基期墊高後,高盛證券依然看好台股企業2025、2026年獲利表現,但考量關稅戰猛烈衝擊,將年增率由18%與15%,下修至10%與14%,尚能慶幸的是,台股未來二年獲利成長還是亞股中數一數二佼佼者。投資布局上,高盛建議旗下客戶,應增加防禦與高殖利率股的部位,減持景氣循環與對美出口比重高的部位。
高盛證券目前對亞太地區各市場的投資評等上,給予大陸、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加碼」投資評等;印度、南韓、馬來西亞、印尼為「中立」;台股遭降評後,與澳洲、香港、泰國同入「減碼」投資評等之列。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過度恐慌川普關稅!「有基之彈即將來?」5檔AI有便宜就撿 其中1檔已跌過頭
台商快收!川普關刀猛砍東協10國 最慘重稅49%...35國完整關稅清單一次看
台積電950有撐?「各大壽險成本曝」 杜金龍揭業界秘辛:這時補貨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