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 成台灣無人機業領頭羊
漢翔8日在法說會上透露,政府積極發展軍工產業,今年國防預算整體規模超過5,500億元,尤其,無人機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主流,漢翔在台灣無人機產業扮演關鍵帶頭角色,從零組件、機身結構到整機產品,都能能協助國內廠商生產。另外,漢翔本身則著力於「無人機反制系統」研發,預計今年就能看見成果。
漢翔搶攻全球市場強勁復甦及供應鏈重組商機,因公司客戶遍及全球知名航太大廠,現正值川普關稅戰,影響全球供應鏈之際,公司將聚焦高價值產品商機,以爭取擴大承製比例。
漢翔將也結合縱橫集團的技術,規劃在漢翔美國廠,開闢生技醫療產品專用產線,將對目前川普2.0帶來的各項經濟衝擊,展開美國市場布局。
同時,漢翔已和智飛合作製造無人機,漢翔看準國內無人機反制系統,尚在初始發展階段,公司全力投入研製無人機反制系統關鍵零組件,以建立台灣品牌、打造強韌產業鏈,預計在今年推出首宗成品。
漢翔副總金懷生、財務處長黃秀燕、企業發展處長秦椿茂等人8日出席線上法說會時透露,漢翔在國防業務方面,去年未能實現交機的7架勇鷹高教機,已於近期交運完畢,加上今年依合約,將再交出18架勇鷹高教機,目前公司正全力趕工中。
至於其他軍機維修業務,包括如IDF、F-16、軍用直升機等各型軍機維修業務,則持續執行,勇鷹高教機隊的後勤維保需求,也隨著量產攀上高峰。
今年全球航空旅運需求快速增加,漢翔過去積極奔走,已逐漸看見成果,光是在今年第一季,漢翔已在民用飛機與發動機方面,已向歐、美、日等大廠爭取到逾85億元的新訂單。
在國際供應鏈不穩定情況下,漢翔去年合併營收393.38億元,年增0.61%,但稅後純益21.68億元,年減2.59%,EPS為2.3元,每股擬發息1.38元,配發率維持6成。
回顧2024年度,由於國外供應鏈斷鏈問題,系統件供應商無法如期交貨,致使新式高教機未能完成該年度18架的交機目標,加上延遲罰款,影響整體獲利表現。幸賴疫後民航市場,顯著復甦,漢翔民用業務持續成長,補上國防業務缺口,使2024年度營收依然繳出創高成績。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