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IDC LINE Pay 備戰電子支付

圖/本報資料庫
圖/本報資料庫

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連加網路(7722)備戰電子支付市場。該公司10日法說會時指出,主管機關未來通過申請並發放執照後,將可跨足轉帳、錢包及跨境匯兌等業務,可望對整體營運有所挹助。為了電子支付業務,LINE Pay今年亦新增約2億元IDC機房投資。

LINE Pay公告3月營收6.08億元,年增25%、較上月成長4%,創歷年3月新高。累計第一季營收為18.15億元,年增24.39%。法說會上亦指出,2025年的表現會優於去年。

針對法人關切近期對等關稅議題對於支付產業是否造成衝擊,董事長丁雄注表示,LINE Pay主要業務以國內為重心,且不是製造業,因此,對等關稅對LINE Pay沒有直接影響。而近期國際投資受到影響,認為這是短期現象,對於LINE Pay基本面沒有影響。

至2025年第一季,LINE Pay用戶數超過1,310萬戶,全台支付據點超過61萬處,用戶綁卡數超過1,950萬張卡。LINE Pay 2024全年交易量達7,651億元,全年營收62.9億元,年增27.8%,全年稅後純益達6.47億元,年增34.2%,EPS為10.67元,均創歷史新高。2025第一季交易量超過2,030億元。而LINE Pay交易金額自2021年至2024年,4年間成長一倍。

展望2025年,該公司將以「深化國內市場」與「拓展海外市場」兩大核心戰略,持續壯大整體業務規模。

國內市場方面,將增加合作的金融夥伴,從保險貸款業務,再延伸至證券及銀行。海外市場的藍圖為打造全球行銷及行易平台。

目前海外市場深耕的國家為韓國,未來如果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將會加速在日本及泰國等有使用LINE Pay的國家為主要發展市場。如果還沒有那麼快拿到執照,海外拓展的策略以信用卡普及率高的國家為主。

Line Pay目前最主要營收來源為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手續費,約占83%,其次為與信用卡合作業者合作的點數服務,約占12%,行銷廣告業務占比3%,系統整合約2%。但交易手續費毛利率為20%,點數合作及行銷等業務,毛利率均逾9成。但該公司強調,交易手續費雖然毛利率較低,但為核心基礎業務,未來會努力發展高毛利的業務。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核四剩餘空地 火力電廠列選項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