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台灣人工智慧繁榮之是非對錯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業績發表會上重申,新一代GPU Blackwell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訓練更強大的新一代模型。他說,現在的所有基礎模型製造商都迫切需要再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事實上,輝達截至10月底的季度業績仍然強勁,收入超過了350億美元,年增94%。但大家對人工智慧(AI)的質疑聲卻越來越大。
不能否認,黃仁勳絕對是AI的超級業務員,但懷疑論者質疑的是GPU推理的進步有多大的意義?儘管這個世界確實有一些商業模式被AI所顛覆了,也有很多企業正在努力大規模採用AI,但所有跡象顯示AI非常可能還處於一個早期階段。科技巨頭繼續在GPU上的投入鉅資仍然需要時間才能消化,輝達擘劃的藍圖又還能支撐多久?
單看數據,科技巨頭確實因為AI而讓近期的獲利暴增,它們發布的財務季報顯示大型雲端業務成長強勁,讓投資人看到一線希望,這些業務將數據中心的運算儲存和處理能力成功出租給企業客戶。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和谷歌(Google)都在加快行動,為消費者和企業開發自家的AI產品,例如谷歌的Gemini和微軟的Copilot,但他們的雲端數據中心業務才是短期內讓它們的AI科技獲利衝高的來源。微軟已經對OpenAI投資了140億美元,而谷歌和亞馬遜也向新創公司Anthropic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科技巨頭幹的是向投資的新創公司出租雲端服務,然後賺回部分的投資資金,再將AI應用程序出售給客戶,這個閉鎖循環其實很難讓人信服。難怪最近倫敦《金融時報》會對Neocloud新創科技用輝達的AI晶片向華爾街貸款超過110億美元發出警告。
很多人禁不住想問,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的AI獲利暴增不能形成這樣一個結論:AI已經可以賺錢?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迄今為止推出的產品與宣稱可以達成的產品相去甚遠,聊天機器人沒有明確的貨幣化途徑,AI編碼和客戶服務這些號稱節約成本的措施或是所謂進階版的AI搜尋等,都像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改變。全球圍繞生成式AI的資本支出以及貨幣化是否真正能夠達陣存在諸多爭議。AI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幫助企業創造收入,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幫助整個產業界提高生產力沒有人說得準,光是聚焦在可以削減成本根本沒有說服力。高盛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就公開詢問了生成式AI:「是否支出太多,收益太少?」
大家更關心的是,AI的商業化應用落地以及台灣面臨的風險到底多大?就像谷歌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的:如果用挖礦的角度來看,現在是賣鏟子的先賺錢,而花錢買鏟子的科技巨頭幾乎買走了90%的鏟子,但是誰又真的挖到礦了?從微軟的財報中可以發現,目前有7%的成長來自谷歌跟亞馬遜的雲端,也就是雲端業者有營收支撐,但是做模型與應用的開發者根本沒有明確的營收來源。所謂的AI獨角獸,更是幾乎沒有營收,最大的問題就是「消費者不付錢,企業還在猶豫。」對岸中國現在流行一句話:「千模大戰,沒有商模」,亦即現在即使有一千個大型模型,也還沒有靠譜的商業模式出現。目前為止,ChatGPT在美國的重度使用者僅有五千萬,這就是它為什麼選擇免費和蘋果(Apple)合作,原因就是需要更多的流量導入。
沒錯,AI大語言模型確實是個好技術,但是這個模型不是應用場景,因為它沒有辦法完成複雜任務且不能保證正確,所以這個技術必須找到合適的應用,那種可以從中收取費用的可落地應用場景。但對企業來說,因為正確性、資安及人才等考量,現在根本不敢將所有數據丟到雲端;而消費者即使覺得AI很厲害,但真正需要用到的人沒有想像那麼多。而講到台灣,鏟子賣得好,也要有人持續挖到礦。川普2.0剛剛問世,保護主義只會越來越張揚,美國不可能讓AI的鏟子一直獨厚台灣,對岸的紅色供應鏈也不可能在AI的鏟子生產上向台灣俯首稱臣,未來的競爭者會在什麼地方出現沒有人知道,台灣的護國神山群確實吃到了AI的第一隻螃蟹,但可以大口咀嚼多久沒人敢保證。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