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身處美對等關稅風暴核心…工具機喊救命 急拓非美市場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機械、工具機、鋼鐵、手工具及扣件等傳統產業,位處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核心,儘管政府祭出補助措施,然申請限制條件嚴苛,受創中小企業難符合規定,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6日當面向賴清德總統請命,籲請政府放寬補助條件、增加對企業的補助力道,尤其政府汰舊換新補助政策不要只顧大不顧小。

因應關稅戰,除賴總統出馬聽取產業第一線看法與需求外,經濟部本周起將分行業類別舉行「產業關懷座談會」,說明經部提出的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內容。

經濟部高層表示,過去大多針對參展給予補助,這次特別拿出100億元,針對出口商赴海外設立實體通路據點或發貨倉庫給予扶助,單一企業500萬元,若Taiwan Select聯合品牌設立展示中心最高可達2,000萬元,協助業者開拓多元市場,爭取海外訂單。

另經部為引道企業以大帶小研發,促進技術及產業升級,特別以成立1+4產業聯盟方式,鼓勵企業合作,最高可獲4,000萬元的補助經費,個案研發也有500萬元的補助;業界提出租稅減免的扶助措施,希望投資抵減率要再提高,賴總統承諾再作檢討。

包括械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工具機公會理事長陳伯佳、工業區廠商聯合會副總會長魏雅庵、東元董事長利明献,及手工具、扣件業等中小微型企業代表,6日受邀與賴總統座談,陳述產業受對等關稅的衝擊。

莊大立指出,政院提出的880億元補助方案,規定申請企業必須符合「近三年具出口實績且受美增加關稅影響,單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或六個月中任一個月衰退15%」,條件過於嚴苛,希望政府放寬規定且增加補助力道。莊大立也疾呼,政府對汰舊換新設備補助不要只顧大廠,也要補助小廠。

面對美國築起關稅高牆,工具機業者透露,現階段只能先設法拓展非「美」市場自救,近期台灣業者就積極報名21日將在北京登場的中國國際機床展,本屆台商參展規模均較上屆成長,展現急迫拓展非美市場的意願。

另不願具名的業者指出,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政府對台灣工具機下達「禁俄令」,禁止銷往俄羅斯、烏克蘭,讓台商錯失一大財源;眼見俄烏戰爭停火在即,期待政府能在停火第一時間鬆綁禁俄令,讓台商能領先搶到重建商機,降低在這場對等關稅戰的損失。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