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陸央行連續五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分析師曝這些原因
【時報-台北電】據觀察者網報導,4月7日,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3月末黃金儲備為7370萬盎司,大陸央行連續五個月擴大黃金儲備。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3月末官方黃金儲備連續第五個月增加,符合市場預期。大陸央行連續五個月增持黃金,主要原因是美國新政府上台後,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新變化,國際金價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易漲難跌。這意味著從控製成本角度出發暫停增持黃金的必要性下降,而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增持黃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黃金獨有的避險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一個考量。當前美國新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掀起關稅風暴,也印證了這一點。
王青認為,未來,大陸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國際儲備中的黃金儲備佔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官方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的佔比為5.5%,明顯低於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創造有利條件。由此,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角度出發,未來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還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兆2407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134億美元,升幅為0.42%。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指出,3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財政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繼續發力顯效,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王青表示,3月外儲規模小幅回升,主要受當月美元指數下跌帶動,這有效對衝了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整體下跌帶來的影響,推動中國外儲規模上升。可以看到,受貿易戰預期發酵驅動,3月美元指數大幅下跌3.14%。這會帶動中國外儲中非美元資產價格上漲。
王青估算,3月這一影響約為400億美元左右。3月貿易戰風險逼近,全球股市大幅下跌,而美債收益率下行帶動美債價格走高。總體上看,3月全球金融資產價格下行,會對中國外儲資產估值帶來一定不利影響,但為美元指數下跌充分對沖。
王青指出,美東時間4月2日,美國宣佈在全球範圍內大幅加徵「對等關稅」,其中,對華加徵幅度高達34%,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壓力。「我們判斷,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關稅談判進程、美元指數變化,以及國內宏觀政策走向,將是牽動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因素。考慮到加徵關稅還會對美元形成一定壓制效應,以及美國加徵關稅無疑會加快國內宏觀政策對衝步伐,都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人民幣貶值風險可控。這意味著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監管層無需動用外儲干預匯市。」(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藍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