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月營收開獎倒數!2投顧董座不看好...他霸喊:破千就是買點
台積電(2330)將在10日盤後公布2月營收,今(7)日股價在市場悲觀看待下,即便董事長魏哲家強調「台積電不會變成美積電」試圖穩住軍心,股價依舊無力上攻,收在平盤1005元,驚險守住千元大關;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與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皆預期,2月營收恐不如預期,利空壓力浮現,股價短線承壓。其中,黎方國反而樂觀看待台積電赴美設廠的「五大利多」,直言若股價跌破三位數,將是「千載難逢的撿便宜機會」。
延伸閱讀》為國際化鋪路?台積電為員工調薪二成 去年平均332萬元創新高
2專家預期台積電2月營收不如預期、股價恐承壓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台積電2月營收恐受限於工作天數減少及認列地震導致的虧損等干擾,預料表現不佳。此外,他也指出,台積電赴美投資受政治壓力影響,但進度不會太快,反而是近期DeepSeek橫空出世,讓市場對AI展望產生疑慮,擔心硬體需求不如預期。不過,儲祥生強調,雖短期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壓抑台積電本益比與股價表現,但終端需求持續成長,對公司長期業績影響有限。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台積電2月營收預計表現不佳,因2月僅28個工作天,比1月少了3天,加上地震損失,若其他條件不變,預估營收將減少約10%。營收不佳,股價恐承壓。不過,市場預期台積電今年EPS有望達55元,有外資給出目標價1300元,甚至上看1500元。因此,黎方國認為,若台積電股價跌破千元大關,將是千載難逢的買點,他強調:「這麼好的公司,不買嗎?」
黎方國看好台積電赴美5利多:跌破千元是好買點
至於支持台積電赴美投資的五大利多,黎方國進一步說明:
估值提升
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地緣政治風險下降,外資對其估值與評價自然提升。過去巴菲特曾因擔憂地緣政治風險,買進台積電僅一季便賣出。而美國設廠有助於降低這類風險,讓市場重新調整對台積電的評價。
免疫川普關稅戰
川普過去曾指責台灣竊取美國半導體技術,並揚言課稅。然而,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川普已公開表態未來的課稅名單將避開台灣企業。因此,台積電不必擔憂因川普政策而遭受額外關稅壓力。
擺脫英特爾包袱
若台積電未赴美投資,可能被迫與英特爾合資。一旦英特爾成功崛起,台積電等於扶植了一個競爭對手;反之,若英特爾虧損,台積電則需持續輸血,成為無底洞。因此,直接投資自身技術與產能,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未來成長性確保
台積電在美國投資並非新鮮事,早在30多年前便已展開海外設廠計畫。面對台灣缺電、缺土地、缺工的現實,赴美設廠確保了台積電未來5至10年的成長動能,也為公司擴展全球版圖奠定基礎。
成本轉嫁能力強
儘管外界擔憂美國投資會墊高營運成本、壓縮毛利率,但黎方國認為台積電具備強大的成本轉嫁能力。作為全球半導體龍頭,蘋果、輝達、高通等主要客戶無法輕易轉單,台積電技術「僅此一家,別無分號」,擁有絕對寡占與壟斷地位。因此,無需以價格競爭,反而如同愛馬仕一般,維持高價與稀缺性,確保獲利穩健。
黎方國最後強調,這五大利多顯示出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不僅是應對政治壓力,更是長期戰略布局,投資人應把握機會,關注其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