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將自4/24啟動,共21期,歷時近半年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財政部週三發布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通知顯示,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將自4月24日(下週四)啟動,到10月上旬結束,歷時近半年;共將發行21期,其中20年六期、30年12期、50年三期。財政部還同時公布今年一般國債發行有關安排,除先前公布第二季發行計劃外,下半年將發行1-10年關鍵期限一般國債共計36期,每月六期;超長期一般國債則在11月發行兩期含30年和50年,12月發行一期30年。此外,下半年除12月外每個月還將發行一次儲蓄國債,期限含三年和五年。

財政部3月底公布第二季國債發行計劃,其中安排特別國債發行用於對中央金融機構注資,期限五年和七年;同時並公布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人民幣5,000億元(下同),支持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中國財政部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顯示,今年將發行1.3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去年為1兆元),新增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今年將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4.4兆元(去年為3.9兆元)。

為刺激經濟今年中國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中國國債發行進度條也因此加速,第一季記帳式國債凈發行量達1.45兆元,為同期紀錄新高,在全年預計發行規模占比已超過兩成;一般國債供給前置,也是為可能在二季度開啟發行的特別國債“騰庫容”。

財政部長藍佛安先前在全國人大發布會上表示,宏觀調控要與經濟情景相適配,財政政策需要相機抉擇;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並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