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群益Q2看好電傳各4族群 科技業關注3趨勢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群益金融集團今(25)日舉辦「2025年第二季投資展望說明會」,指出電子業趨勢為半導體、半導體設備及被動元件,第二季可留意工業電腦、資訊服務系統整合、機器人、智慧眼鏡等4主軸,傳產則看好原物料族群、水資源、航太軍工、半導體特化等4族群。
群益金融集團指出,由於川普2.0引發全球政經大變化,美國科技股成長趨緩影響台股估值,據此調降台股指數2025年高低點預估,區間自先前的21500~26500點調降至20000~25000點,預期第二、三季可能下探20000萬低點,高點25000點則預估落於第四季。
群益指出,DeepSeek及關稅戰為影響2025年全球經濟前景與科技業投資最大變數,中國大陸補貼政策則為終端需求回穩提供暫時支撐。科技業投資趨勢包括半導體、半導體設備及被動元件3題材,第二季可留意工業電腦、資訊服務系統整合、機器人、智慧眼鏡等主軸。
群益表示,DeepSeek具效率的解決方案出現,為AI算力的龐大投資帶來烏雲,但也由於算力效率提升,為AI科走入生活的邊緣AI應用帶來新希望。在此發展下,針對特定模型應用,以高性價比發展的AI特殊應用晶片(ASIC)展現更多新發展機會。
關稅戰則引導全球科技業投資地域變遷,川普追求美國製造力度持續加大,群益認為未來幾年比較利益法已不是廠商決定投資的唯一圭臬,因地緣政治導引的投資趨勢將持續發展,相關廠務設備業者也將因應大客戶投資區域「逐水草而居」。
至於續受川普關稅打壓的中國大陸,除在外貿市場持續分散以降低美國政策影響外,對內則想方設法透過終端補貼以擴大內需,消費性電子、IT產品市場受惠補貼政策,中國大陸市場需求逐步回溫。
群益指出,摺疊式產品仍為現階段業者持續推出的利基產品,所需的軸承組件仍為利基市場的成長標的。除了AI發展帶動相關主被動元件需求外,消費電子與IT產品需求止跌回溫,對於相關元件需求也逐步加溫,有利於被動元件產業復甦。
而邊緣AI同時帶動邊緣運算及AI代理商機產生。群益指出,過去幾年全球AI發展大多專注於LLM等大型雲端運算,但耗費大量成本、網路頻寬與速度資源,且有安全性與隱私疑慮的大型雲端運算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需要邊緣運算及AI代理來繼續AI應用實現。
群益指出,透過導入進步的推理能力,可讓邊緣AI出現新的可能性,加速AI代理進程,小語言模型與邊緣運算會是台灣產業可把握的機會,預期台灣的工業電腦、有軟體開發能力的系統整合資訊服務、及機器人供應鏈都是受惠相關族群。
傳統產業方面,群益則看好原物料族群、水資源、航太軍工、半導體特化等4族群。首先,紛擾已久的俄烏及以哈戰爭接近尾聲,產業將進入轉類點,隨著下半年原物料需求回溫,散裝及鋼鐵產業兼具基本面及題材面。
其次,台灣不缺水但需要治水,永續是水資源的重要政策,政府已制定多項永續指標,包括自來水供水普及率、汙水處理率以及海水淡化廠等多項目標,政府將持續投入預算以達成目標,使水資源概念股後市看升。
再者,台灣拉高國防預算至GDP的3%,驅使2026年後台灣國防預算重點從過往的戰鬥機轉向成無人機、潛艦、通訊產品。最後,半導體業續朝先進製程發展,特用化學品需求續增,由於關鍵製程材料為寡占,台積電積極推動供應鏈在地化,相關特化廠可望跟隨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