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聯發科狂飆漲停鎖死!明日AI科技大秀登場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聯發科(2454)將於明日舉辦天璣開發者大會(MDDC 2025),本屆大會將聚焦AI技術與產業變革趨勢,深入探討Agentic AI的發展以及下一代創新技術。此外,聯發科最新旗艦5G Agentic AI晶片-天璣9400+也將於會中亮相。受惠於今日台股報復性反彈行情,聯發科開盤即攻上漲停,股價達1300元。雖市價與漲停價的委買張數高掛超過萬張,但投資人惜售,截至接近下午1點,成交量僅超過1856張。

聯發科近年積極累積AI技術實力。市場研究指出,聯發科天璣9300及9400系列晶片,將於2024年大幅帶動AI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滲透率,預估市場規模可達2,000萬至4,000萬支。隨著智慧型手機出貨持續增長,聯發科計畫將市場佔有率提升至40%至50%。

在全球高度聚焦AI應用趨勢下,ASIC產業的發展備受矚目。聯發科在ASIC業務的策略目標,是成為具高價值IP的主要供應商,依據客戶需求靈活調整業務模式,積極投資高價值IP技術以提升市場競爭力。此外,聯發科在AI及車用晶片領域的長期布局,也廣受市場關注,尤其是在高階車用SoC以及AI運算、繪圖與語言模型等應用。聯發科與NVIDIA合作開發的ARM架構AI PC解決方案,預計將於2025年第4季正式量產。此外,聯發科亦與Google合作推進推論TPUv7 SerDes新專案,預期將帶動2025年至2026年間的營運成長。

日前外資報告也點名看好聯發科在ASIC(客製化晶片)領域的長期潛力,預估2025年的Computex展會上,聯發科與輝達合作的N1X WoA晶片將正式發表,AI PC預期將於2026年至2027年期間貢獻聯發科約2%的營收。

在DeepSeek推出低成本AI模型架構後,邊緣AI裝置的發展趨勢逐漸興起。無論是聯發科或競爭對手高通,都將受惠於此波趨勢。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非x86架構的CPU具備低功耗優勢,但實際應用仍須克服軟體相容性的問題。此外,儘管低成本AI模型尚未顯著帶動筆電及個人電腦的換機潮,但市場仍在積極尋找AI技術的具體應用場景。

整體而言,聯發科儘管面對2025年第一季的淡季效應,但營運表現仍然穩健,預期到了2026年,ASIC產品將顯著貢獻聯發科營收,成為公司未來營收成長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