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大江 個股留言板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9月6日電)生技業保健、保養相關類股8月營運見到回溫,大江生醫(8436)在新產品新市場推動下,8月營收重回2年來新高,科妍(1786)則締造歷史新高,葡萄王(1707)三大事業體皆達雙位數成長,帶動營收創8個月最佳。大江在新產品、新市場與新客戶加持下,8月營收新台幣7.81億元,連2月改寫今年單月新高,同時也創下近20個月來新高紀錄,月增11.68%,年增9.15%;累計營收53.23億元,年增9.48%。大江表示,疫情後重啟海外布局,各區域都見到回溫,新產品效應逐步發酵,推動營運逐季成長,下半年將維持正成長。葡萄王生技8月合併營收9.91億元,年增18.3%,累計前8月營收66.7億元,年增4.1%,雙雙寫下歷年同期新高。葡萄王表示,8月表現亮眼,受惠於三大事業體都達到雙位數百分比成長,其中葡眾衝刺動能提早發酵,年成長高達18.1%,上海葡萄王8月中正式啟動通路銷售,突破大環境的限制,年成長31.8%。隨著母公司台灣葡萄王9月PIC/S胃乳線擴增產能完成正式投產,雙倍產能帶動營收貢獻。科妍8月營收8050萬元,月增16.82%,年增108%,創下歷史
【時報-台北電】大江(8436)在新產品、新市場助威下,8月營收7.81億元,連二月改寫今年單月新高,前八月營收53.23億元、年增9.48%。市場預期,下半年在生技大聯盟成員效益發酵,大江業績將可續走高。 大江在揮別大陸市場營運占比過高衝擊後,營運漸入佳境,上半年繳出稅後純益3.72億元、較去年同期倍數成長,EPS達3.19元。 大江攜手台塑生醫打造大江生技大聯盟,成員除大江生醫、大江基因、大江生活、和康生外,也包括以兩性用品為主HARU、科學人雜誌、數位印刷IOPACKAGE、亞洲準譯等。 大江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隨著生技大聯盟綜效發威,目前也積極招募新成員,希望年底能倍增至20家,不排除未來到海外招募新公司。 法人認為,雖大陸經濟變數大,但因大江客戶庫存調整與產品結構優化已進行一年以上,該區域對大江營收的挹注已在上半年落底,樂觀下半年會優於上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在雙11與年節送禮的傳統小旺季下,營運將進入全年高峰。 另歐美市場中,大江除有大客戶LV出貨重回高峰利多外,也取得不少新客戶訂單外;美國則穩定擁有3~4個主力客戶,且猶他廠自動化機台預計第四季完成裝機,屆時產速增加5倍以上、人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保健食品大廠大江(8436)8月營收連五個月往上,單月營收7.81億元,月增11.7%、年增9.15%,主要是中國市場持穩,歐美市場高成長拉動。下半年進入傳統較旺季,法人預期,月營收有機會一路往上到年底,第三季營收可望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同步往上,下半年營收、毛利率都可望優於上半年。大江在中國市場回穩,雖然還沒看到強力復甦,但業績維持穩健表現,保健品、美容保養品需求都穩健增長,與客戶合作的新品開發、專案開啟也積極進行。歐美則是合作很多大型案子在發酵,為驅動業績成長的主要引擎,美國市場在美國總部工廠加分下,切入很多客戶,業績維持強勁成長,猶他廠高產速的飲料設備導也在進行中。中國市場持穩,歐美市場持續高成長表現,大江5月起營收連四個月往上,8月在各區域市場同步向上下,營收7.81億元,月增11.7%、年增9.15%,創下2021年9月以來新高,累計前8月營收53.23億元,年成長9.47%。下半年進入傳統較旺季,法人預期,下半年營運動能將比上半年強,營收可望呈現逐季往上態勢,第三季營收可望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同步往上,下半年不但營收會優於上半年,毛利率也可望改善,帶
【財訊快報/徐玉君】大江(8436)在揮別中國市場營運占比過高影響衝擊後,營運漸入佳境,不僅今年上半年繳出稅後3.72億元(去年同期因有中國高額所得稅費用影響獲利數字,積極較低)倍數成長成績單,EPS達3.19元;8月營收連續第二個月創下今年新高,來到7.81億元。展望下半年,集團旗下擁有共計10家公司,加上攜手台塑生醫打造的大江生技大聯盟,不僅擁有保健品、美容保養品之外,旗下大江基因(6879)也在基因定序檢測技術造詣下,跨足窈窕商機,特過檢測菌相分布狀態,提供腸道菌項精準檢測服務。客戶方面,雖中國客戶尚未能掌握出貨進度,但持續回溫中,歐洲則除大客戶LV出貨重回高峰外,也取得不少新客戶訂單;美國穩定擁有3~4個主力客戶。在新客戶、新品項、新市場同步擴增下,未來營運將可延續上半年成長力道,再加上新增美國高速機將可望於第三季上線,產速增加5倍以上,人員成本降低一半,有助於營運走揚挑戰大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生醫(8436)營運專注於保健食品與保養品的CDMO商業模式,提供具差異化的高效能產品設計,參與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大獎「史蒂夫獎」(The Stevie Awards),於2023亞太史蒂夫獎(Asia-Pacific Stevie Awards)項目中一口氣拿下三個創新獎項,包括卓越企業創新獎-金牌、科學或技術領域的創新成就-銀牌、多元化和包容性創新成就-銅牌以及公眾票選最佳企業,創新的商業模式獲得肯定。大江第二季毛利率、獲利同步較前一季回升,每股盈餘1.8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3.72億元,EPS 3.19元。疫情後海外布局加大力度,大江中國市場拿下很多新客戶、已重回成長,歐洲市場保養品銷售也大幅往上,美國新客戶、新品項同步擴充動能持續,預估下半年業績成長趨勢延續,都會比去年同期好,今年營收、毛利率成長可期。史蒂夫獎設立於2002年,有「美國商業界的最高榮譽」之美譽,也有商業界的奧斯卡之稱,大江生醫此次在亞洲-太平洋史蒂夫獎以一金一銀一銅及公眾票選最佳企業的佳績,為台灣生技產業在國際舞台打響名號。大江生醫以獨家生物挖礦模式,聚焦高效、創新、永續產品設
大江生醫專注於保健食品與保養品的CDMO商業模式,提供具差異化的高效能產品設計,參與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大獎「史蒂夫獎」(The Stevie Awards),於2023亞太史蒂夫獎(Asia-Pacific Stevie Awards)項目中獲得三個創新獎項,包括卓越企業創新獎金牌、科學或技術領域創新成就-銀牌、多元化和包容性創新成就-銅牌,創新商業模式獲得本次亞太史蒂夫獎評審團肯定。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發行超過20年的台灣《科學人》雜誌,2022年7月一度面臨停刊危機。為了讓這份重量級科普讀物持續發揮影響力,大江生醫(8436)集團林詠翔董事長與貝殼放大群眾集資顧問公司執行長林大涵決定聯手,分任董事長與總經理,和遠流出版公司共同合資成立台灣科學人公司,自2023年2月起接手《科學人》雜誌的營運,也力邀國內知名學者、科博館前館長孫維新教授擔任總編輯,展開了一系列的革新與嘗試。經過近半年的調整,新團隊近日分享《科學人》半年來的經營t向與優異成績,包含運用群眾集資等眾多嶄新行銷方式,雜誌訂戶提高62%、線上與實體書店零售量翻倍成長,在各大書店熱銷排行榜多次攻下第一名寶座,手機版《科學人》App也於7月底正式上線,多日蟬聯iOS系統App Store書籍類下載量第一名,後續更有放眼國際的多項計畫,讓《科學人》雜誌成為台灣與全世界科研界溝通的重要管道。林詠翔說,自己本來就是《科學人》長期忠實讀者,在大江生醫經營歷程當中,就曾透過科學人的文章幫公司找到上億元的獲利機會,因此,看見《科學人》可能停刊的消息,決定個人一次性注資三千萬元支持,當初都做好要燒錢做公益的準備了,
FactSet 最新調查:大江(8436-TW)EPS預估下修,預估EPS、預估營收、目標價、歷史獲利表現、即時新聞資訊。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生醫(8436)旗下大江基因(6879)7月30日舉辦新品發布會,獨家曝光「腸道菌相檢測服務」,先從台灣起步,首要目標為東南亞,再向外延伸,銷售目標放眼世界,透過檢測菌相分布狀態,從科學角度更有效找尋身材管理之辦法。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曾指出,不同類型的腸道菌相對肥胖影響不同,大江生醫集團在開發為數眾多的專利益生菌時,除了確認食用益生菌後對人體生理實際的影響外,也會透過大江基因檢測腸道菌來確認人體腸道環境的變化。據研究數據顯示,肥胖者與纖瘦者的腸道菌相分布趨勢不同,且腸道好菌增加時,亦會對肥胖產生影響,因此可透過確認腸道肥胖好壞菌的數值來協助評估益生菌產品的有效性。大江基因表示,此次推出重點項目「腸道菌相檢測服務」挑選與肥胖相關的好菌與壞菌,透過曾經在疫情時期廣泛應用的、具有快速精準特點的qPCR技術來檢測腸道菌,進而確認人體腸道中影響胖瘦菌相的分布情況,藉以協助消費者評估自身腸道的健康狀態,後續可搭配由大江集團研發的益生菌來調理腸道菌相,達到健康窈窕之目的,搶佔透過益生菌窈窕的商機。大江基因主要業務主要分為精準檢測、細胞治療以及量身訂製健康照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大江(8436)集團旗下大江基因(6879)轉投資的亞洲準譯,近日宣布與全球次世代基因定序龍頭Illumina台灣分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投入「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運用於感染症領域」,期望整合資源擴展mNGS病原高通量基因定序運用臨床領域,精準解決棘手的急重難症,讓患者在黃金治療時間及早治療,奠定台灣感染症上精準治療未來新走向。亞洲準譯目前資本額8千萬元,大江生醫旗下大江基因持有股權約二成。亞洲準譯是由多年深耕微生物及定序領域的圖爾思生技,於2020年衍生成立,其主要業務為提供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服務,來輔助醫師精準鑑定感染病原,對症下藥,今年初正式通過國內特管法的LDTs認證,是全台第一間且唯一有通過特管辦法的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服務廠商。亞洲準譯本次與Illumina台灣分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投入「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mNGS)運用感染症領域」,執行長暨創辦人劉君豪期盼,Illumina在全球影響力極大,藉由合作能夠共同進行市場推廣,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開闢
【時報-台北電】大江(8436)上半年交出獲利翻倍,EPS3.19元成績單,董事長林詠翔28日表示,隨著生技大聯盟綜效發威,目前已發出招募武林帖,希望年底成員能倍增,由現有10家擴增至20家。他強調,今年以台灣公司為主,明年則走出台灣、擴大向海外拓展,一起攜手打世界盃。 林詠翔說,大江沒有時間和能力整頓虧損公司,但集團有豐沛的研發(Technical IP)技術、資本、國際通路,可以助推新創公司減少「撞牆期」,快速成長,拓展版圖。 因此今年擬再增加10家大聯盟成員,選擇的標的為生物相關、高毛利、高成長、有獲利的公司等四個條件中至少要符合三項,主要的觀察指標是看產品競爭力。 林詠翔認為,台灣生技公司多是小營收甚至沒營收,且銷售90%集中台灣,而大江營收90%來自海外,不僅營收規模較大,現金流也比較充沛,且不少客戶跟往來對象都是國外巨型公司。 他表示,生技大聯盟是資源共享、互助的組織,前提是一定要有資本合作,但不要求絕對控制。 積極擴張營運版圖的大江,此次斥資千萬元在亞洲生技大展中包下50個攤位,10家集團成員展示自家產品,聯盟成員除了大江生醫、大江基因、大江生活、和康生外,也包括以兩性用
大江(8436)上半年交出獲利翻倍,EPS3.19元成績單,董事長林詠翔28日表示,隨著生技大聯盟綜效發威,目前已發出招募武林帖,希望年底成員能倍增,由現有10家擴增至20家。他強調,今年以台灣公司為主,明年則走出台灣、擴大向海外拓展,一起攜手打世界盃。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07月28日電)大江生醫(8436)董事長林詠翔表示,疫情後重啟海外布局,各區域都見到回溫,新產品效應可望逐步發酵,推動營運逐季成長趨勢,下半年將維持正成長。林詠翔今天在亞洲生技展中受訪時表示,疫情解封後,過去一年多來積極走訪海外市場,預計效應正逐步轉向訂單,目前看到第3季表現有望較第2季好,也會比去年好,第4季會再比第3季好。各區域也都有不錯的動能。除了大江生本身持續壯大外,大江集團近年積極組織生技大聯盟,目前旗下共有10家公司,林詠翔指出,未來會再擴增大聯盟成員,預計再增加10至15家企業,標的選擇著重於產品競爭力,會以有獲利的企業為優先考量,在集團包括研發能量、資金及國際通路等資源挹注下,加速成長動能。看好精準醫療商機,大江集團旗下子公司提供精準檢測、細胞治療以及規劃健康照護方案。此外,集團旗下亞洲準譯也提供醫療機構病原檢測服務,利用基因定序的方式找出感染病源,以提升感染病患的醫療品質。亞洲準譯今天與全球次世代基因定序龍頭 Illumina台灣分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宣布共同投入「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mNGS)運用於感染症領域」,進一步運用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大江生醫(8436)於亞洲生技大展集結生技大聯盟成員展出50個攤位,為全場最大參展廠商,生技大聯盟成員聯合展示包括保健食品及保養品CDMO、菌相檢測、精準醫療、醫療器材、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機能食品與日用品、寵物保健、智慧包材等,以AI、VR等最新科技盛大展出創新研發成果與生技大聯盟綜效,各公司邁向國際市場,無論在客戶擴張或技術發展上皆有重要斬獲,超前部署全球大健康及醫療產業前景看好。大江生醫集團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透過大江集團的研發(Technical IP)、資本(Capital)、國際通路(International network),組建臺灣生技大聯盟,目標為整合資源,攜手各生技醫療領域之領導企業和隱形冠軍,齊力推動臺灣生技醫療產業,持續發揮臺灣在全球生技產業之影響力,共同打世界盃。此次展覽生技大聯盟首次同台,各國客戶與戰略夥伴紛紛抵台,資源整合促進聯盟軍高速成長,成果斐然。今年大江投資的比利時仿生膠原蛋白VeCollal,持股25%並挹注科研量能,共同推廣世界上第一個以植物為基礎、與人類第一型膠原蛋白結構一致、並有完整科學驗證數據的仿生膠原蛋白。VeC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大江(8436)在2023年生技展中,集結生技大聯盟成員展出50個攤位,為全場最大參展廠商。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集團旗下共有10家公司,未來擴增大聯盟的成員腳步不會停歇,今年增加超過10個不是問題,至於要進入的成員,不只要看產品競爭力,還需要本身有獲利,透過公司的忙來協助聯盟成員的成長,他並指出,成員不只會增加國內公司,也會有海外公司。 林詠翔表示,透過大江集團的研發(Technical IP)、資本(Capital)、國際通路(International network),組建臺灣生技大聯盟,目標為整合資源,攜手各生技醫療領域之領導企業和隱形冠軍,齊力推動臺灣生技醫療產業,持續發揮臺灣在全球生技產業之影響力,共同打世界盃。此次展覽生技大聯盟首次同台,各國客戶與戰略夥伴紛紛抵台,資源整合促進聯盟軍高速成長,成果斐然。 大江生技大聯盟成員聯合展示包括保健食品及保養品CDMO、菌相檢測、精準醫療、醫療器材、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機能食品與日用品、寵物保健、智慧包材等,以AI、VR等最新科技盛大展出創新研發成果與生技大聯盟綜效。 今年大江投資的比利時仿生膠原蛋白VeCol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7月28日電)亞洲生技大展今年最大展位為大江生醫(8436)集結10家生技大聯盟成員的50個攤位聯合展場,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會長楊泮池表示,大江生醫擁有國際通路,期待生技大聯盟引領台灣產品走向全世界。楊泮池今天於生技大聯盟記者會致詞表示,蔡總統在2020年就職時把生醫產業設為六大戰略核心產業之一;近幾年發展快速,但台灣市場不夠大,生醫產業目前最重要關鍵在於產品落地、打國際盃,大江集團在63個國家擁有通路,相信可以引領台灣產品走向全世界。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表示,期望透過集團的研發、資本、國際通路,組建台灣生技大聯盟,整合資源攜手各生技醫療領域領導企業和隱形冠軍,齊力推動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持續發揮台灣在全球生技產業影響力,共同打世界盃。林詠翔指出,目前大聯盟成員有10家,期望今年底前進一步擴大到20家,以互助體系達到共贏。今年生技大聯盟成員聯合展示包括保健食品及保養品CDMO、菌相檢測、精準醫療、醫療器材、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機能食品與日用品、寵物保健、智慧包材等,以AI、VR等最新科技展出創新研發成果與聯盟綜效。(編輯:張良知)
大江生醫 (8436-TW) 集團董事長林詠翔今 (28) 日表示,疫情後的海外布局,將在今年顯現,帶動下半年營運逐季成長,此外,未來會再擴大大聯盟成員,增加 10-15 家不是問題,主要是產品競爭力。
【時報-台北電】大江(8436)在營運漸入佳境中,上半年繳出稅後純益3.72億元的翻倍成長成績單,EPS達3.19元。預期大江下半年營收將優於上半年,且隨著美國高速機上線,歐美新客戶和新訂單加持,法人看好今年EPS有機會挑戰8元,重回生技股高獲利行列。 大江去年第二季因認列從大陸匯回利潤帶來的高額所得稅費用,衝擊單季業績從稅前盈餘2.49億元,轉為稅後純損8,820萬元,每股淨損0.75元,創下近十年新低,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縮水至1.64億元,每股僅小賺0.57元。在去年基期偏低下,造就今年上半年獲利年增126.82%的榮景。 法人認為,大江去年下半年在營運急起直追中,帶動全年EPS達6.06元;今年在美歐市場拓有成,大陸業績回溫,看好全年獲利將優於去年,惟要恢復至過去大賺一股本實力,則要看大陸市場臉色,估可能還要1~2年的時間調整。 大江董事長林詠翔表示,營運最壞時候已過,在新市場、新客戶和新產品三引擎持續發威下,儘管大環境還有很多雜音,但全年營運將力拚雙位數成長,整體毛利率也將優於去年。 瞄準疫後保健品商機,大江在睽違4年後,今年再度參加生技展,並一口氣包下50個攤位,除了宣告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