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三雄擴產 搶啖AI、網通財
AI伺服器、高速網通、電動車需求升溫,台灣銅箔基板(CCL)三雄台光電(2383)、台燿(6274)、聯茂(6213)加速擴產,鎖定高頻高速材料市場,搶占全球商機。
市場分析師指出,這波擴產潮不僅因應產能滿載壓力,更瞄準AI與網通技術升級的長期成長紅利。
台光電於2024年10月30日通過81.09億元資本支出計畫,擴建桃園大園廠M8等級CCL與LCP材料產線。2025年4月1日公告自地委建廠房案,總價33.13億元,委託永青營造建廠。大園廠已於2025年第一季起投資,預計2026年全面開出產能。
法人表示,台光電稼動率滿載,2024年產能每月430萬張,預計將在2025年5月、8月、12月底於黃石廠、馬來西亞廠、中山廠分別新增30萬、60萬、60萬張,總計達月產580萬張,並可提前投產,以緩解供需壓力,強化AI伺服器與網通市場地位。
台燿憑M8(Extreme Low Loss)材料獲國際大廠認證,有鹵材料TU-943SN、TU-943SR出貨放量,無鹵TU-943HN、TU-943HR也通過下一代AI伺服器測試,深受青睞。
該公司泰國廠第一階段30萬張CCL產能已裝機,2025年第二季驗證、第三季量產。因客戶需求與「出中國」(Out of China)趨勢,第二階段30萬張產能將於2025年第四季底完成,總計增加60萬張,使年產能從200~220萬張,增加近三成,產品升級至M7以上,瞄準ASIC AI伺服器。
聯茂通過美系AI伺服器客戶M7認證,M6以上材料2025年營收預計數倍成長。泰國廠一期2025年底完成,2026年起月產能達30~40萬張。
此外,聯茂強化台灣與中國(惠州)廠區,鎖定5G基地台與車用電子市場,其MPI基板適用於毫米波天線與ADAS,前景看好。
法人指出,台光電聚焦M8與LCP,台燿提升M7/M8與無鹵產品,聯茂搶攻5G與車用,三家擴產各有布局,迎接高階市場浪潮。
法人預期,2025年為台系CCL轉折點,產能開出與高毛利產品占比提升,將推升三家公司營收與獲利迭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