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政院「對等關稅」假設情境曝光 32%屬「極高關稅推估」
【時報-台北電】行政院長卓榮泰11日下午赴立法院報告美國提高關稅因應作為,書面報告詳述在不同對等關稅稅率下,對我國產業影響評估,在高於30%極高關稅推估情境下,美國自台灣進口將減少21%以上,亦即台灣出口美國的市佔率將下滑0.72%。
書面報告指出,行政部門先前多方蒐集與解析可能的對等關稅概念及課徵方式,進行低、高、極高稅率推估的假設情境。在加徵稅收介於10%至20%的低推估情境下,對產業主要影響為新增關稅支出,除了廠商可自行調節產能因應,政府協助業者面向在於因應逾百億多美元的新增關稅負擔,對產業衝擊仍屬風險可控。
在加徵稅收介於20%至30%之高推估情境,且台灣對等關稅稅率較競爭對手高1%至10%,產業將受不同程度的負面衝擊,尤以製造業的電子資訊、鋼鐵金屬、運輸工具、機械等業別,以及農業的蝴蝶蘭、茶葉、水產品等衝擊較大,影響層面包括新增關稅支出、出口減少,需要透過更充足的預算規模加以因應。
在極高推估情境中,被加徵稅收高於30%,且台灣對等關稅稅率較競爭對手逾10%以上,主要影響層面除新增關稅支出、對美出口顯著減少,依經濟模型估算,美國自台灣進口將減少21%以上,亦即台灣出口美國的市佔率將下滑0.72%。
此外,在極高推估情境下,因主要競爭對手關稅低於台灣,產業將面對美國客戶轉單風險、產業有移轉生產基地的壓力、出口價格欠缺國際競爭力,連帶影響產能過剩、庫存過多、外銷產品轉為內銷擠壓市場等各種問題。
書面報告也詳述若台灣被課徵32%對等關稅,對製造業、農業之影響,初估估算工業產品出口美國將衰退26%,影響製造業產值5%及12.5萬就業人數,推估受影響產業產值影響幅度在3%至14%。(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游念育 姚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