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選將至,住房危機成焦點

澳洲悉尼的住宅樓 (2023年4月17 日)
[Getty Images]

在房價高企、租金飆升與社會福利住宅短缺等多重壓力下,對多數澳洲普通人來說,買房或租房已變得難以負擔。

距離聯邦大選不到一個月,住房問題仍是選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澳洲兩大政黨——工黨與自由黨—國家黨聯盟(下稱兩黨聯盟)——都承諾將以各種方式解決這場危機。

澳洲人正承受生活成本上升的壓力,同時也要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發動的全球貿易戰可能帶來的影響做好準備。

至於哪個政黨能以恢復「澳洲夢」的承諾打動選民,仍有待觀察。

為何澳洲房價如此高昂?

一名身穿花紋洋裝、白鞋、肩背灰色手袋的女子,走過一名躺在人行道上的無家可歸者。這名無家可歸者身穿藍色襯衫與黑色長褲,躺在一條藍橘相間的條紋毛巾上,頭旁放著一個藍色背包。
公營住宅無法滿足需求,導致部分人陷入無家可歸的困境。 [Getty Images]

簡單來說,澳洲沒有足夠的住房來應對人口快速增長的需求,供不應求導致房屋價格節節上升,不論是購屋或租屋皆如此。

澳洲嚴格的都市規劃法規也加劇問題,導致難以在多數人希望居住的地區興建住宅,例如大城市。

繁複的行政流程使得像墨爾本與悉尼這樣的大城市,居住密度遠低於其他同等規模的國際都市。

公營住宅的持續減少與日益膨脹的候補名單進一步惡化問題,讓越來越多人陷入無家可歸或擁擠的生活環境。

氣候變化也使得許多地區變得愈來愈難以居住,例如叢林大火與極端風暴等自然災害摧毀了大量住宅。

此外,數十年來的政府政策將房產商品化,使曾經被視為基本權利的「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逐漸變成投資行為。

在澳洲買房或租房需要多少錢?

郊區街道上一排獨棟平房矗立在白色木欄圍籬後方。一間房子的大門為鮮紅色,另一間為黃色,前院綠意盎然。
澳洲各大城市的租金全面飆升,其中以悉尼、珀斯和堪培拉的租金最為昂貴。 [Getty Images]

這主要取決於你住在哪個城市。

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2023年《國際住宅負擔能力報告》,悉尼是全球第二難以負擔買房成本的城市。

房地產分析公司「核心邏輯」(CoreLogic)的最新數據顯示,悉尼平均房價接近120萬澳元(約合57萬英鎊、74萬美元)。

在澳洲各首府城市中,平均房價也超過90萬澳元。

過去五年內,澳洲整體房價上漲了39.1%,但薪資漲幅卻無法跟上。

根據2024年《住房系統現況報告》,一般購屋者現在大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存下購屋所需的兩成頭期款。

租屋市場同樣沒有帶來太大緩解,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澳大利亞全國租金平均上漲36.1%,等於每週增加171澳元的支出。

根據CoreLogic的最新租金數據,悉尼以每週773澳元的中位租金居冠,珀斯以695澳元居次,堪培拉則以667澳元排名第三。

移民與外國買家是否導致住房緊張?

移民與外國人購房經常被指為造成住房危機的原因,但專家表示,實際影響微乎其微。

澳洲住房與都市研究院(Australian Housing and Urban Research Institute)負責人邁克爾·佛瑟林漢(Michael Fotheringham)指出,許多移民是短期居留,例如國際留學生,通常住在學生宿舍,不會進入一般住房市場。

他對BBC表示:「移民對住房市場的影響,並不像某些評論者說的那麼嚴重。」

澳洲智庫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布倫丹·柯茲(Brendan Coates)也指出,外國人購屋是個「非常小的議題」,對住房壓力幾乎沒有實質影響。

澳洲稅務局最新數據也支持這一說法,2022至2023年間,外國人購買的住宅僅占所有交易不到1%。

柯茲解釋:「依據現行外資購房法規,外國人在澳洲買房本就非常困難。在某些州,還需繳納多種稅費。」

澳洲兩大政黨提出了哪些承諾?

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身穿黑色西裝、橘色領帶,在辯論中比劃著雙手。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站在他左側,雙手交握,穿著黑色西裝與粉紅色領帶。
安東尼·阿爾巴尼斯(左)與彼得·達頓都在競選中承諾將解決住房危機。 [Getty Images]

工黨與兩黨聯盟均承諾要興建更多住房。工黨目標是在2029年前建造120萬套,兩黨聯盟則承諾50萬套。

工黨在最新預算案中提出了330億澳元的住房投資計劃,將透過共有權貸款幫助首次購屋者以較低頭期款買房。

他們也承諾增建社會福利住宅,並提供補貼協助中低收入者負擔得起的購屋與租屋選項。

兩黨聯盟的住房政策則以減少移民為核心,包括縮減國際學生人數,並對現有住宅實施兩年外資購買禁令。

此外,他們還承諾提供50億澳元基礎建設資金,用於協助地方政府在開發住宅用地時負擔水電與下水道設施費用。

綠黨的主張則聚焦在保護租屋族權益,呼籲全國實施租金凍漲與租金上限。

他們也表示,若出現少數派政府,將推動改革房產投資的稅務優惠制度。

專家怎麼看各黨政策?

從空中俯瞰悉尼市區天際線,可見港灣、成排的市中心住宅與綠地。畫面前方點綴著一片片橘紅色屋頂,藍色海港穿梭在白色與黑色高樓間,背景則是悉尼塔,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悉尼目前是全球第二難以負擔買房成本的城市。 [Getty Images]

專家普遍認為,儘管工黨與兩黨聯盟的政策方向正確,但不足以真正解決住房問題。

柯茲表示:「若能結合雙方政綱,會比任何一黨單獨提出的方案都來得更好。」

根據澳洲城市發展協會2025年的《土地現況報告》,聯邦政府難以達成到2029年建造120萬套住房的目標,恐短缺近40萬。

柯茲也指出,兩黨聯盟將重點放在削減移民,只會讓房價略微下降,但長遠而言卻可能讓澳洲經濟受損。

他說,減少移民意味著技術勞動力短缺,也會減少政府稅收,進而導致澳洲人須承擔更高的稅負。

同時,由於社會福利住宅長年投資不足,導致需求遠遠超過供給。佛瑟林漢指出,澳洲的社會住宅僅占所有住宅的4%,遠低於許多其他國家。

專家也對首次購屋者的補助提出疑慮,認為這類措施可能會刺激需求、進一步推高房價。

佛瑟林漢肯定這些問題正在得到重視。但他也表示,要擺脫這場積累多年的住房危機,還需要長期努力。

他說:「我們這個國家長期對這個問題視而不見,如今社會與政界終於開始正視它。」

凱莉·海格特(Kellie Highet)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