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族群Q1猛 後市看多

機器人概念股如所羅門(2359)、和椿(6215)、達明(4585)等業者,第一季營收均繳出五成以上的強勁年增。圖/本報資料照片
機器人概念股如所羅門(2359)、和椿(6215)、達明(4585)等業者,第一季營收均繳出五成以上的強勁年增。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著工業自動化需求近年激增,機器人概念股如所羅門(2359)、和椿(6215)、達明(4585)等業者,第一季營收均繳出五成以上的強勁年增。近期因美國關稅動作影響全球貿易,業者暫時觀望後市發展,但長遠而言,在全球人力短缺、美國製造業回流的政策下,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勞動力減少為全球性議題,加上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的政策,將加速製造業藉由導入自動化及機器人提高生產力,自動化已是明確的趨勢。雖消費性景氣短期可能受全球貿易影響而收斂,但企業客戶對資本支出趨於保守。但機器人概念股業者普遍對產業持短空長多看法。

和椿去年將機器人業務視為第二成長曲線,同時加碼軟體研發人力,致力於機器人落地應用解決方案。今年第一季宣布與陸系普渡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引進該公司專業商用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酒店配送機器人、工業配送機器人。近期密集在北中南各地舉辦說明會,向潛在客戶介紹機器人的落地應用。和椿3月營收2.09億元,大幅年增85.81%,第一季營收4.87億元,年增67.97%。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機器人相關業務。

達明機器人則專注協作型機器手臂產品,受惠內建視覺和AI應用的整體效益優於同業,在大陸及歐美市場頗有嶄獲,推升3月營收達2.03億元,年增49.06%,第一季營收亦年增50.8%,達4.95億元。

所羅門三大業務中,成長力道最大就是AI及3D視覺辨識解決方案,受惠工廠產線朝向自動化,及運用機器視覺做瑕疵檢測等應用,推升該公司AI及3D視覺辨識業務,今年第一季較去年同期倍數成長。所羅門3月營收達5億元,年增57.7%,月增27.17%,單季營收12.15億元,寫2022年第二季以來新高。

展望2025年,所羅門預計5月於台北國際電腦展,展示支援人形機器人的新款視覺辨識軟體「超眼力」,並期望第四季貢獻營收。和椿則備戰8月自動化展,將展示機器人於製造業、零售及醫療場域的落地應用。

雖然第一季營收繳出亮眼年增成績單,但展望第二季及今年後市,業者均擔憂,關稅震撼彈讓整體市場供需充滿不確定,短期內需密切觀察關稅的衝擊。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
中研院:台灣明年通膨會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