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2028產值達300億元 軍工產業新熱點

政院已確立無人機「產業發展、國防自主、民主供應鏈」三大政策目標,力拚2028年年產值達300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政院已確立無人機「產業發展、國防自主、民主供應鏈」三大政策目標,力拚2028年年產值達300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為擴大國內無人機多元應用,把握「非紅供應鏈」商機,今年初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在專案會議已確立無人機「產業發展、國防自主、民主供應鏈」三大政策目標,力拚2028年年產值達300億元。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過去於產業技術司擔任司長時,就很重視無人機研發推動。他指出,台灣業者的研發能力沒有問題,但在成本上確實有瓶頸,不過,如果能夠打開非紅供應鏈市場,當需求變多時,成本即會降低,也會有更多業者願意投入研發,他認為這股「非紅風」已經吹起,台灣一定有機會。

事實上,經濟部將無人機產業視為軍工產業重點,相關政策主軸包括,透過鏈結無人機研發、生產、飛測等三大基地,推動無人機產業聚落成形,並協助產業建立無人機自主研發能量。經濟部於2023年成立無人機產業發展專案辦公室,除擬定產業推動方針外,亦規劃提供研發補助。

其中,部分補助已有實績,例如2024年透過產創平台主題式研發計畫「軍民通用無人機能量籌建計畫」,針對軍用商規及軍用軍規無人機關鍵模組及供應鏈缺口,推動業者籌建如酬載、飛控、通訊及地面通訊設備等關鍵技術能量,共計22家國內業者提出申請、13家通過。

2025年1月經濟部再推出「無人機關鍵晶片及模組自主開發研發補助計畫」,旨在推動國內晶片廠或系統廠業者投入無人機產業,協助廠商開發「無人機AI影像晶片模組」及「無人機低成本飛行控制板」,以提升產業技術能量、降低成本並擴大全球應用市場占有率。該計畫總經費約新台幣1.1億元。

另外,經濟部協助業者爭取國防部6款軍用商規無人機量產案,於2024年8月21日完成決標公告,共計採購3,422架,合計金額68.8億元,由國內四家業者得標。

經濟部指出,海外商機聯盟方面,已與美國、波蘭、立陶宛、捷克、拉脫維亞等國簽署合作意向書,並促成聯盟廠商與國際業者針對無人機整機、馬達、電池、地面導控模組、材料與AI軟體等項目進行合作及簽署NDA。

作為技術支援單位的國科會則以國內技術缺口為主,透過法人科專先期開發、提供租稅優惠支持業界自主開發、國際技術移轉或合作生產、國家政策性投資等提升自主能量。例如飛行控制晶片及模組、通訊晶片及模組、衛星定位晶片及模組、飛行控制軟體、地面控制軟體等最關鍵的「三晶二軟」。

此外,美國國防部近年推行「網路安全成熟度模型驗證(CMMC)」計畫,預計今年6月法規將上路。若沒有經過CMMC,台廠只能沾上複材、五金件等沒有資安疑慮的低階零組件生意,系統組件甚至PCB、電池等商機都吃不到。

為此,數產署目標推動台灣成立CMMC(網路安全成熟度模型驗證)第三方驗證機構(C3PAO),希望幫助業者打入國際國防供應鏈。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