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轉保守 銀保銷售增溫
壽險公司去年透過銀行銷售的保費收入較2023年成長24%,擺脫連續兩年衰退3成以上的窘境2,今年預期美國日續降息,加上壽險公司陸續調高美元宣告利率,壽險業者預估,銀保通路銷售動能有望增溫,銷售主力商品可望逐漸從美債、基金轉回保險商品,整體銀保通路的業績成長可期。
目前業務員、銀行、保經代為國內壽險公司主要三大銷售通路,以近年來三大通路在銷售佔比上的變化來看,銀行保險通路的佔比在2022年跌破50%,保經代與業務員通路則逐年增加,導致銀保業績在衰退兩年後,去年才開始逐漸恢復銷售動能,去年在三大通路中的佔比為37%。
壽險業者分析指出,由於2022年美國啟動升息,銀行資金湧入高利美元定存及高利美債,導致銀行通路保費流失,連續兩年銀行通路保費規模下降,2024年進入降息循環,保險商品的魅力逐漸發揮,保險公司透過高宣告利率利變型保單、分紅保單的潛在收益及穩健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吸引銀行資金回流保險商品,銀保通路成為壽險公司重要業績來源。
去年國壽銀保通路保費達425億元、成長達50%;富邦人壽銀保通路全年新契約保費近500億元,年成長率26.2%,占整體FYP超過4成,排名業界第一。
對於今年銀行保險通路的業績展望,安聯人壽表示,隨川普持續施壓,聯準會有望持續降息,銀行理專從推美債、基金等商品,可望轉回推保險商品,銀保通路銷售動能有望回溫。安聯人壽對今年銀保通路銷售狀況抱持著十分積極的展望。
壽險業者認為,今年國內壽險業為2026年接軌國際新制提前準備,對銀行保險也將帶來全新挑戰,大型保險公司多持續透過保障型商品來增加壽險公司實際獲利,同時也加大對銀保通路的投入,尤其金控旗下壽險公司,採取與旗下銀行合作,共同開發高資產族群適合的資產傳承商品等策略,加深與銀行間合作,也是拉升銀保業績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