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三月PPI仍高 日企很無奈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官方十日資料,日本三月躉售物價年增率達4.2%,較二月4.1%稍微增加,也較預估值3.9%要大,代表日企除了要承受成本還是位於高檔的壓力外,也要忍受川普新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

分析師指出,因日本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從去年七月開始正式突破3%之後,除了八月下滑至2.6%,之後幾乎每個月都在上升。跟一月一樣都是4.2%的三月,PPI都創2023年五月以來新高。

路透社表示,日本食物成本居高不下,加上普遍都有加薪,使得當地消費者通膨近三年以來,一直高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值,所以有不少專家認為,日本央行還會調升現行在0.5%的基準利率。

不過,日本央行在下次政策會議時,一方面要考慮的日本的通膨,並沒有穩定下降到理想的目標值附近,另外,還要顧及到因美國新關稅的實施,日本未來經濟成長可能受到壓抑。

日本的批發通膨是用企業商品價格指數(CGPI)的方式來計算,這種CGPI用於衡量企業之間商品和服務的費用。日本目前各種商品的售價幾乎是只漲不跌,例如,食品價格年增率3.1%,石油和煤炭更是大漲8.6%。

若以日圓來計算,進口價格二月小幅減少0.9%,但因上個月日圓匯價偏強,故三月又較去年同期大降2.2%。經濟學者認為,在原物料降價以及日圓看升下,日本PPI有機會趨緩,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應不會再繼續上揚。

九日,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指出,日本央行不能以先入為主(without preconception)的觀念,來判斷未來的經濟成長可否達到預估,外界解讀,當川普新關稅真的影響到全球市場時,日本央行或將暫停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