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持續補跌趕上國際股市,大型股及逆勢股可注意

【財訊快報/方亞申】美股除道瓊外週一終於出現開低走高,輝達及美超微收紅,這波下來個股下跌3-4成不少,雖然美國關稅還是拉鋸,川普態度卻是強硬,當然也有不少國家低頭要與美國協商,但是焦點是在中國。但是股價已先跌在前,全球似乎都難免,預期短時間將有陸續反彈機會。不過台股因為清明多休假兩天,所以持續進行補跌,週一不少個股賣不掉陷入流動性問題;週二大型股卻是逐漸恢復流動性,縱使盤中還有數百檔跌停,為最後還是要回歸獲利及本益比。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廣達(2382)、電信股、食品內需股、金融股等流動性問題先解決,後面才是其他投機股,量能放大代表有換手,以台股與其他國家相比,4月2日以後跌幅逐漸接近,預計再跌,令斷頭籌碼消化,將有波快速反彈。美股從清明節前開始因為關稅大刀超過預期,美股大跌、連帶亞洲日本、越南以及歐洲全部重挫,而週一及週二包括美國、日本、韓國、中港等以未再大跌。現階段關稅問題勝過其他議題,尤其中國反擊中國34%關稅,美國揚言再調高50%關稅,但是包括越南、馬來西亞、印度都站在不會報復關稅立場,多國也發表說對美國零關稅。總統賴清德強調台美雙方可從「零關稅」開始談起,而且台灣企業將增加在美國的投資。歐盟召開27國貿易部長會議,表示已向美國提出工業產品關稅「零對零」全面互免。換句話同意美國立場國家增多。其實美國這次大動作調高關稅動作,無非就是要改善赤字,令美元霸主地位不變,也可以說回收二戰以來對各國金援金額。這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金融市場將持續動盪。

而美國在上週連續下跌後,盛傳將大規模斷頭,四大指數開低卻走揚,股價下跌至合理PE後自然止跌,以那指100來看目前平均PE略低於30倍,過去合理平均PE約23倍,標普合理平均PE約16倍,目前約23倍,而週一盤中重挫,逐漸接近合理PE後,留下影線機率大增,而費半今年下跌約14%、那指約10.6%、標普約10.1%、道瓊也接近10%,換句話拉回約15%上下將相當合理。

台股4月清明節後補跌也達14.5%,趕上大多數股市,況且以2018年後三次年線及低點乖離,不是22%就是14%,以此計算,台股低點約在19200至17400點上下,前者已跌破,所以就看後者。

此外,若長線波起漲點一15975點上漲至24416點,拉回0.618點在18952點;拉回0.89在16547點。所以總結下檔支撐分別在16547點、17400點將具有支撐。

未來政府基金護盤必從重量及及龍頭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廣達、緯穎(6669)、鴻海(2317)、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台塑四寶、內需食品股統一(1216)、統一超(2912)、台泥(1101)等為首。而週二上漲或小跌者如軍工股及駐龍(4572)、宏全(9939)、聯電(2303)及亞東集團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