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鴻海 個股留言板
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6) 日表示,台灣軟體產業在未來可望佔全球產值 10%,規模突破 5 兆元,希望以高雄軟體研發中心為出發點,以「軟體為主、硬體為輔」的策略協助產業發展。目前鴻海高雄軟體研發中心首批共計逾百位
鴻海 (2317-TW) 高雄軟體研發中心今 (6) 日揭牌正式啟用,未來將以集團三大智慧平台,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 EV 為基礎,攜手高雄市政府、麻省理工學院 (MIT),產官學三方攜手,加速推動高雄市數位化與智慧。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進駐高雄駁二7號倉庫打造「鴻海高雄軟體研發中心」,今(6)日與高雄市府舉行揭牌儀式、宣布正式啟用,將以智慧城市、製造、電動車等集團三大智慧平台為基礎,攜手高雄市府及麻省理工學院(MIT),產官學三方合作,加速推動高雄數位化及智慧化。 鴻海高雄軟體研發中心聚焦集團三大智慧平台技術研發,結合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對智慧城市的相關研究,並以高雄市作為落地驗證應用場域。首批共逾百位員工進駐,並持續在當地舉辦徵才,目前履歷投遞人數已逾3千人次,後續將與當地大專院校推動產業合作。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高軟研發中心進駐駁二,除了是藝術與科技的「軟硬整合」,更是鴻海深耕高雄、與在地緊密連結的開始。他指出,鴻海在高雄的布局會以「軟體為主,硬體為輔」,鴻海高軟研發中心將聚焦集團三大平台的技術研發。 劉揚偉表示,鴻海將導入麻省理工學院在智慧城市的相關研究,參考國際一流城市的數位化、智慧化經驗,並以高雄市作為落地驗證的應用場域,結合CityGPT提供給市民、政府、企業更優質的智慧化服務與治理,期許用「鴻海的一小步,帶動高雄軟體產業的一大步」。 結合2023鴻海科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今(6)日和高雄市政府於駁二藝術特區7號倉庫舉辦揭牌儀式,宣佈「鴻海高雄軟體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未來將以集團三大智慧平台: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EV為基礎,並攜手高雄市政府、麻省理工學院(MIT),憑藉產、官、學三方攜手,進一步加速推動高雄市數位化與智慧化,帶動產業創新與政府治理效率提升,讓高雄成為台灣軟體產業的重要城市,以及智慧城市整城輸出的典範。鴻海高雄軟體研發中心首批共計逾百位集團員工進駐,並持續在當地舉辦徵才,目前累積履歷投遞人數已超過3,000人次,後續會再跟當地大專院校推動產業合作。該中心將聚焦集團三大智慧平台技術研發,結合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關於智慧城市的相關研究,並以高雄市作為落地驗證的應用場域。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鴻海在電芯、電動車、人工智慧、數位解決方案等各方面,都表現的非常傑出,高雄也很榮幸,鴻海繼集團全球電池中心落腳和發產業園區後,今天軟體研發中心也在亞灣正式啟用,首批引進逾百名研發專業人才,為高雄轉型注入龐大能量,市府為協助解決在地科技核心人才的需求,也正緊鑼密鼓的規劃推動產學合作,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3年12月5日電)鴻海(2317)今天下午公布自結11月合併營收新台幣6500.21億元,是歷年同期次高,累計前11月營收5兆6994.47億元,也是同期次高。展望第4季,鴻海表示,實際表現可望優於原先「顯著成長」的預期。鴻海自結11月合併營收6500.21億元,較10月7412億元減少12.3%,比去年同期5510.92億元增加17.95%。觀察4大產品線,鴻海分析,均較10月略微衰退,其中元件及其他類、電腦終端類因10月節日銷售備貨,基期較高,與10月相比略微衰退;雲端網路類客戶拉貨動能保守;消費智能類10月受惠新品拉貨需求,加上節日銷售備貨,基期較高,與10月相比略微衰退。若與去年同期相比,鴻海表示,11月消費智能、元件及其他類均較去年同期強勁成長,元件及其他類受惠消費智能產品類別供貨增加,以及汽車電子元件出貨成長,消費智能類因去年中國大陸鄭州疫情影響部分出貨,基期較低。電腦終端類因PC市場需求趨緩,雲端網路類因客戶拉貨動能保守,均較去年同期略有衰退。鴻海今年前11月自結合併營收5兆6994.47億元,較去年同期5兆9926.02億元減少4.89%,是
鴻海 (2317-TW) 今 (5) 日公告 11 月營收 6500.21 億元,月減 12.30%、年增 17.95%;累計前 11 月營收 5 兆 6994 億元,年減 4.89%,均為歷史同期次高。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公布11月營收6500.21億元,月減12.3%,年增17.95%,為歷年同期次高;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為5兆6994.47億元,年減4.89%。累計前11月營收為5兆6,994億,年減4.89%,為歷年同期次高。11月營收四大產品類別較10月對月皆有略微衰退,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及「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較去年強勁成長,「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及「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則較去年衰退;累計前11月營收「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及「消費智能產品類別」較去年同期約略持平,「雲端網路產品類別」、「電腦終端產品類別」較去年同期則有略微衰退。鴻海指出,下半年為資通訊產業傳統旺季,第四季前兩個月份累計營收表現略高於預期,第四季實際表現可望優於原先「顯著成長」的預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公布2023年11月自結合併營收6500.21億元,雖較10月7412億元減少12.3%、仍較去年同期5510.92億元成長17.95%。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5.69兆元,較去年同期5.99兆元減少4.89%,衰退幅度較前10月7.21%顯著收斂,雙雙續創同期次高。 鴻海表示,四大產品線與10月相比均略微衰退,主因客戶10月為節日銷售備貨及新品拉貨需求,墊高比較基期。觀察月衰退幅度,以元件及其他產品較低,其次依序為電腦終端、雲端網路、消費智慧產品。 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智慧產品因去年鄭州疫情影響部分出貨、基期較低,元件及其他產品則受惠消費智慧產品類供貨增加、汽車電子元件出貨成長,雙雙繳出強勁年成長。電腦終端及雲端網路產品則分因PC市場需求趨緩、客戶拉貨動能保守,均較去年略為衰退。 累計鴻海前11月四大產品線均較見衰退,其中元件及其他產品、消費智慧產品約略持平,前者受惠消費智慧產品類零組件及汽車電子元件出貨增加,但非主要業務需求下滑,後者為基期較高。電腦終端及雲端網路產品因PC市場需求趨緩、客戶拉貨動能保守,均略為衰退。 展望後市,由於下半年為資
鴻海(2317)11月營收6,500億元,月減12.3%、年增17.95%,為歷年同期次高。累計1到11月,鴻海營收5.69兆元,年減4.89%,也是歷年同期次高。
【時報-快訊】鴻海(2317)11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1月營收 1-11月營收 112年度 650,021,114 5,699,446,567 111年同期 551,092,114 5,992,602,327 增減金額 98,929,000 -293,155,760 增減(%) 17.95 -4.89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23年12月4日電)美股齊揚,台股今天早盤一度上漲78.26點,突破今年7月高點17463點,越過17500點,達17516.61點。9時18分止,加權指數來到17463.38點,上漲25.03點,成交值新台幣631.82億元。台積電早盤上漲3元至582元;大立光漲35元至2400元;鴻海漲1元至101.5元。
【時報-台北電】鴻海(2317)1日發布重訊,子公司Foxconn EV Technology Inc.取得Indigo Technologies, Inc. Series BB 特別股,交易股數為334.12萬股,每單位價格5.986美元,交易總金額為2,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6.2億元)。 為進軍電動車市場,鴻海近期頻頻發動併購,例如7月以5.6億歐元(約合新台幣196.5億元),取得德國科技大廠ZF集團子公司股份,合作開發乘用車底盤系統和頂級汽車。 這次鴻海合作的Indigo Technologies,是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主營物流等商用市場,目前仍在開發階段。Indigo Technologies也加入鴻海主導的MIH開放電動汽車聯盟中。 鴻海也先透過子公司PCE Paragon Solutions Kft.公告取得 Foxconn EV Technology Inc.股份,共5,000股,每單位為4,000美元,總交易金額2,000萬美元。 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開發,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在法說會中表示,集團正在與超過十個客戶,討論20個電動車合作項目。其中兩個項目已經投入生產,五
鴻海(2317)1日發布重訊,子公司Foxconn EV Technology Inc.取得Indigo Technologies, Inc. Series BB 特別股,交易股數為334.12萬股,每單位價格5.986美元,交易總金額為2,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6.2億元)。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12月1日電)美股漲跌互見,台股今天下跌11點開出,電子與金融類股同步走弱,隨後加權指數跌勢擴大,失守17400點整數關卡,早盤最低17357.71點、挫逾70點。權王台積電(2330)早盤下跌4元,最低573元;鴻海(2317)小跌0.5元,低點101元。人工智慧(AI)類股指標廣達(2382)一度摜破200元,最低199元、下跌4元。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第二屆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專案研討會今(30)日舉行,鴻海(2317)集團積極投入數位健康產業,今年在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armony in Medical and Technology;HiMEDt)成立一週年之際,盛大舉行專案研討會,邀請聯盟成員共同以『建立與患者的永續關係』為核心展開六大議題,與外界分享數位健康落地生態行動。鴻海數位健康姜志雄總經理表示,在台灣,數位健康絕對是一個可供長期持續發展的產業領域,得益於政策開放和各界跨產業的支持,台灣數位健康已揚帆啟航。隨者健保署推行居家醫療、遠距醫療、視訊看診、數位處方簽等擴大試辦,院內服務正向院外延伸,即『From Hospital to Homespital』的概念。因此需要原創的整體解決方案,將院內與院外、端與雲、軟硬整合、虛實交互相結合,以建立與患者的永續關係,相信這也是所有參與者共同的期許。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BIO加上ICT需要靠鴻海這樣的業者來協助落地,很期待能透過這個平台,與鴻海一起來推動。大家共襄盛舉一起為台灣下一代的數位健康,做好先期投資與健康管理。數位健康作為鴻海集團
鴻海 (2317-TW) 主導的數位健康大聯盟 (Harmony in Medical and Technology;HiMEDt) 成立滿一周年,今 (30) 日以「建立與患者的永續關係」為核心,舉行專案研討會,會中也宣布聯盟再添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3年11月30日電)鴻海(2317)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今天表示,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CoDoctor AI相關終端產品,已申請TFDA醫療器材認證,預計明年5月可明朗。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起登場,鴻海集團作為發起單位之一的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iMEDt),下午舉行研討會,姜志雄接受媒體採訪。姜志雄表示,鴻海集團與長庚眼科合作推出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CoDoctor AI,具備擴增智慧(Augmented Intelligence)、巨量醫學模型(LargeMedicine Model, LMM)、以及在地台灣原創研發等3大特色。姜志雄指出,巨量醫學模型中的專業知識由醫院提供,AI模型演算法由鴻海集團提供,技術標註由醫生提供,透過機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累積。姜志雄表示,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生態系合作對象在智慧醫療中心包括土城長庚、林口長庚、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鳳山長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慈濟人醫會等,在院外應用場域也切入總盛建設、雙橡園開發、高雄智慧城市、中華電信等。姜志雄說,CoDoctor AI生態系相關方案,會配合明年衛福部政策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尖端量子技術公司BTQ Technologies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BTQ AG已與鴻海(2317)所屬鴻海研究院簽署研究合作協定,盼藉此進一步深化雙方近2年合作關係,目標協助學術界推動後量子密碼學(PQC)標準化。 BTQ由一群後量子密碼學家創立,致力解決大規模通用量子電腦帶來的安全威脅。在尖端研究機構和大學支持下,BTQ正在結合軟體和硬體,利用獨特的後量子服務和解決方案來保護關鍵網路。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2016年舉辦「後量子密碼學標準化」專案,希望建立完善的加解密與數位簽章系統,成為新一代標準化密碼系統。對此,BTQ研究團隊與鴻海研究院2年前啟動後量子密碼研究計畫,今年6月1日向NIST提交相關研究報告。 鴻海指出,鴻海研究院與BTQ合作提交的相關研究報告,已在7月正式獲得刊登,代表團隊PQC方法已初步被NIST接受,未來有機會被政府及業界共同採納,成為未來發展參考標準之一。NIST預計將在2024年公布最終結果。 鴻海表示,鴻海研究院的此項成果,代表在後量子密碼領域的超前部署方向符合全球學術界潮流,對BTQ和鴻海共同推動後量子密碼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