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更多分類
今日要聞
更多分類功能捷徑
我的自選股
您目前尚未登入
登入瀏覽自選股與自選股新聞
上市熱門排行
相關新聞
台股盤勢
國際財經
隨著美國距離10月1日面臨可能陷入政府停擺只剩不到兩周時間,全球固定收益資產管理公司PIMCO 美國公共策略主管 Libby Cantrill認為,美政府停擺只是時間問題,雖然市場歷來對政府停擺處之泰然,但由於經濟的不利因素(如恢復學生貸款支付、油價上漲等),此次政府停擺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比預期還來得嚴重。
台股反彈二天後,今日開盤後又開低走低下跌逾百點,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今(26)日上午在一場記者會前信心喊話,他說,「台股還是穩健,沒現在狀況還好」,但是因為國際上三大問題,還需要一些時間,「時間過了以後慢慢會恢復好轉。」
行政院上週通過囤房稅2.0,立法院日前開議,囤房稅的修法即將討論,其中建商未售完餘屋首當其衝,引發產業反彈。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和台北巿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25日出面喊話,直指囤房稅2.0根本就是懲罰稅,更舉出實例強調,自住客也不能倖免,只要16年,稅金就會將一棟房子的造價全部吃光。
民視新聞/楊思敏、嚴凱 台北報導基泰建設在大直的建案,造成鄰房重大損失,公司9月25日發重訊,要賣掉基泰忠孝大樓,引發外界猜測,是想增加手頭上的現金,以應付損害賠償。但其實,基泰在2021年就曾要賣,只是最後流標收場,因此專家分析,這次開價百億出售,加上部分樓層已租出去,恐怕不好脫手。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又有美國大型公司在台裁員了!今年以來先是記憶體大廠美光,接著是科慕,這幾天外界盛傳手機晶片大廠高通,也會大規模裁員台灣員工,而高通稍早也發出聲明,證實這項消息,他們說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還有8月份提交的報告都說過因為總體經濟面和市場需求持續的不確定性,預計採取進一步調整措施才能實現在關鍵的成長領域,和多元化機會的持續投資,簡單來說,高通證實了在台灣裁員的消息,不過裁員人數、幅度都沒有具體說明。手機晶片大廠高通,為了降低成本,從去年12月開始,就不斷擴大全球裁員行動,範圍包括美國中國也包括台灣,業界傳出消息,說台灣高通10月,就會裁員200人,縮編幅度超過一成,也陸續有網友貼文,說已經收到了裁員通知,但無法查證核實,所以這幾天記者,一直都在詢問高通的回應。直到今天高通才發出聲明,他們說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還有8月份提交的報告都說過,因為總體經濟面和市場需求,持續的不確定性,預計採取進一步調整措施,才能實現在關鍵的成長領域,和多元化機會的持續投資。相關計畫還在研議中,不過主要措施,預計包括組織調整,公司也預期這會產生,大量額外的調整費用,其中一大部分會反映在2023財報年度第四季。目前高通預計,這些措施會在2024財報年度上半年大致完成,在台灣採取的調整措施,也是之前對外溝通相應計畫的一部分。簡單來說,高通證實了在台灣裁員的消息,不過裁員人數幅度都沒有具體說明,另外高通在中國的裁員,資遣費能拿到N+7,也就是年資外加七個月,可是許多網友說,台灣只能拿到N+3,這方面高通也沒有說明回應,事實上今年以來,美國企業已經多次在台灣裁員,先是記憶體大廠美光,再來是科慕,這次則是高通,而高通的裁員,也顯示全球手機市場,復甦不如預期。 原始連結
【財訊快報/記者許麗珍報導】中石化(1314)朝石化、資產開發雙頭並進。中石化表示,主要的石化產品因下游開工率不高,中國大陸產能太多且持續增加,加上歐美急遽升息、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動能不如預期,下游需求淡,Q3及Q4營收目前保守看待;此外拓展土地開發新事業部分短中期招商都初見成果,在高雄前鎮區的特貿五A配合政府開發,持續委託戴德梁行進行土地出租招商,預計2023年Q4前具初步成果。中石化今年8月合併營收24.09億元,年增24.1%;今年上半年負債比45%,流動比237%,純益率-15%,中石化表示,流動比237%是因為因應營運需求增加短期擔保借款,相較於Q1純益率-20%,Q2營收增加及本業虧損趨緩,因此上半年純益率-15%。中石化表示,2022年因戰爭、升息、通膨、原料成本大漲,影響獲利,2023年上半年的EPS為-0.48元,相較2022年上半年EPS -0.21元虧損擴大,中石化表示主因為2023年上半年因下游需求疲弱,影響價量與獲利。各石化產品營收情形部分,AN(丙烯腈)是中石化主力產品之一,中石化為台灣地區兩大AN生產製造廠家之一,經不斷去瓶頸改善與更換觸媒,生產操作技術具世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屏東明揚國際驚天一震,燒出重大死傷,經濟部已經勒令一廠、二廠以及3樓增建工程工地全面停工,而且沒有復工時程表,明揚也發出重訊,全面停工是影響公司100%營收,消息一出,明揚股價再吞第2根跌停。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工業機電系統整合工程業者亞翔(6139)受惠2023年營運展望正向,近日在三大法人大舉買超下強勢上攻,續昨(25)日逆勢強攻漲停後,今(26)日再度放量觸及漲停價111.5元,再創2003年9月初以來逾20年高價,截至午盤維持逾8%強勁漲勢。 亞翔股價自去年10月中落底後一路震盪向上墊高,累計今年以來已飆漲達1.96倍,三大法人22日大舉反手做多,當日買超達2760張,帶動上周合計轉為買超1723張,昨日再度擴大買超達3206張,其中外資買超2837張、自營商買超369張。 亞翔受惠在手工程專案訂單暢旺,上半年合併營收182.51億元、年增20.56%,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7.86億元、年增達86.72%,雙創同期新高,每股盈餘3.49元為近18年同期高。毛利率9.38%、營益率5.19%,分創近13年、近7年同期高。 亞翔8月自結合併營收41.39億元,較7月40億元成長3.49%、較去年同期33.5億元成長達23.54%,改寫歷史新高。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263.5億元,較去年同期215.4億元成長達22.33%,續創同期新高。 展望後市,儘管面臨短期經濟逆風
民視新聞/呂中漁、胡崇恩 台北報導進口蛋引爆食安危機,目前包括台中市、雙北等8縣市,宣布營養午餐全面停用液蛋。但有團膳業者認為這是矯枉過正,因為全蛋成本高,保存不易,因此多數業者,只好直接改菜單拿掉蛋料理,換成其他替代品。
[NOWnews今日新聞]經濟部改組於今(26)日生效,部會正式調整為6個司、6個處,及10個行政機關,其中,商業司、工業局、貿易局、能源局、中小企業處等5單位全面升格「署」,經濟部長王美花於布達典禮...
[周刊王CTWANT] 美國劇作家協會(WGA)和製片廠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將在今天(24日)繼續會面並進行談判。消息人士稱,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人工智慧在劇本創作中的使用,雙方希望能在周日敲定協議。但這並不是結束。即便工會與好萊塢公司達成了協議,娛樂業高層仍需要面對擁有16萬名成員的...
MoneyDJ新聞 2023-09-26 12:30:10 記者 郭妍希 報導輝達(Nvidia Corp.)近來股價因為某家大客戶傳出下修H100 GPU需求而走軟,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認為,這反倒創造買進良機。 Seeking Alpha、TipRanks 25日報導,大摩分析師Joseph Moore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有關微軟(Microsoft Corp.)下修明(2024)年H100 GPU需求的傳言過於誇大。他指出,最近的調查顯示,數個地區、客戶對於H100 GPU的需求依舊「遠高於」供給。 Moore表示,根據供應鏈回報,微軟正在爭取的產品比他們目前取得的還多(至少是技術上),這家客戶短期內的需求不太可能突然塌陷(air pocket)。 Moore並指出,輝達對於人工智慧(AI)市場的曝險明明比其他業者多,目前的股價表現卻不如超微(AMD)等AI概念股。不只如此,美光(Micron)、邁威爾(Marvell)等AI受惠股都預測營收成長將「急遽加速」(sharp acceleration),即便輝達開始面臨成長進入平原區的疑慮。 輝達25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利機(3444)今年受到大環境宏觀經濟不佳,全年營收、獲利恐呈現年減少,但明年隨各項封裝產線需求回溫,整體營運將可優於今年,重回到成長軌道。 利機表示,今年各主力產品營收佔比為封測相關40~45%、驅動IC相關35~40%、半導體載板12~15%,並積極展開全面獲利提升計劃,提高自有產品比重及多產品群供應的拓展策略,預期將成為利機未來成長動能。 利機儘管今年的全年營收與獲利因大環境不佳影響,恐呈現年減,但明年隨各項封裝產線,包括BT載板、燒結銀漿、銲線、均熱片、COF板等需求均同步增溫,營運將可優於今年,重現成長力道。 利機先前所公布的8月營收為8683萬元,較去年同期年增加11%,但月減5%;累計前8月營收為6.5億,較去年同期衰退13%。雖仍有部份客戶持續調節庫存,導致營收衰退,但現階段去化庫存已逐漸落低,加上即將進入半導體旺季,下半年營收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利機主力產品半導體載板及封測相關在8月分別月增15%及5%,以封測相關單一產品來看,成長幅度最好的為打線用銲針,銲針今年已成功打入車用市場,擴大市佔率貢獻營收。次之為Heat Sink(均熱片),均熱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歐系外資針對信驊(5274)出具最新研究報告,認為BMC(遠端伺服器控制晶片)在第四季的需求有所改善,不僅如此,也看好新的CPU平台將成為信驊後續助攻動能,將信驊目標價由2325元調升到2550元,維持中立評等,另外,也同步上修2023~2025年EPS,分別為25.8元、60元、78元。信驊今日股價開高走高,盤中漲幅約3.5%,股價最高觸2700元,自世芯-KY(3661)手中重新奪回股王寶座。 歐系外資表示,儘管傳統伺服器需求和大陸雲端伺服器供應商(CSP)的下半年預訂量尚未顯示反彈的跡象,但可以注意到BMC(遠端伺服器控制晶片)在第四季的需求有所改善,預估可能是由美國CSP業者的AI伺服器需求推動所致。此外,也觀察到新的CPU平台在2024年將持續加速推出,包括Intel Eagle Stream和AMD Genoa,上述動能都將是信驊AST2600出貨量的正面推動力量,預估2023年將占比28%,到2024年將占比49%,預計信驊第四季營收將季成長17%、年增加88%。現階段維持信驊中立評等,目標價由2325元調升到2550元。另外,也同步上修信驊20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6日電)研調指出,2022年全球PCB產值來到975億美元,較2021年成長6.7%,若以資金計算,台資板廠仍以31.97%的市占位居第一,但中資企業近年急起直追,以31.52%居於第二,接續為日本15.9%、韓國10.67%。
【時報-台北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日赴立院施政報告,針對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詢問電價是否在大選後調漲時回覆,下次電價審議委員會開會是2024年3月,引發選前不會調漲聯想,重電股不甩台股重挫逾百點,今日由高力(8996)率先發動攻勢,華城(1519)後來居上大漲8%,帶動士電(1503)、東元(1504)、樂事綠能(1529)等跟進走強。 台美陸續釋出能源基礎建設計畫,台電提出強韌電網資本支出逾5500億元,美基礎建設投資更高達4640億美元,相關產業具龐大發展商機,凱基投顧日前對首評重電族群,投資偏好首選為中興電、初評「買進」,東元、士電、華城、亞力皆評「中立」,中興電(1513)連彈2日後熄火休兵,今日由華城(1519)大漲8%接棒,士電(1503)、東元(1504)等跟進走強。 華城(1519)陸續接獲台電及美國變壓器等重電設備大單,又拿下離岸風電升壓站工程訂單,在手訂單破百億元,前八月營收年增59.07%改寫同期高,今年營收及獲利戰高可期,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充電樁題材同步點火下,今日止跌強彈8%、站穩五日線,成交量溫和放大。 分析師表示,台股近日在內外因素干擾下反彈空間不大,持續聚焦
ChatGPT重大更新!OpenAI宣布,ChatGPT將支援圖像辨識及語音功能,也能把podcast轉成其他語言,未來兩周內率先提供付費用戶體驗。
「美元貶爛、油價噴爛」、「我看物價遮羞布要沒了顆顆」、「煞車呢 QQ 救救多軍阿」、「等等中秋連假又要被罵名了」。
時報-HKEX 9月台指期貨指數 時間 指數 漲跌 時間 指數 漲跌 08:45 620.1 -1.6 11:30 615.3 -6.4 09:00 620.1 -1.6 11:45 615.7 -6 09:15 616.7 -5 12:00 615.4 -6.3 09:30 618.3 -3.4 12:15 615.6 -6.1 09:45 618.4 -3.3 12:30 615.2 -6.5 10:00 615.7 -6 12:45 615.5 -6.2 10:15 616.3 -5.4 13:00 615.1 -6.6 10:30 615.7 -6 13:15 614.8 -6.9 10:45 615.1 -6.6 13:30 - - 11:00 615.3 -6.4 13:45 - - 11:15 615 -6.7
基亞生技 (3176-TW) 與日本製藥公司 Oncolys BioPharma(4588-JP) 共同開發的溶瘤病毒新藥 OBP-301(Telomelysin),將合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ICI) 在美國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