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零組》立凱-KY避開關稅 技轉美國首座磷酸鐵鋰試產線啟用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立凱-KY(5227)董事長張聖時指出,台美在電池材料合作領域邁向領導地位的重要里程碑。在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全球新關稅政策之際,美國第一座磷酸鐵鋰試產線也宣布正式啟用。由台灣立凱-KY(5227)技轉與授權給以色列化工集團ICL,其全新的電池材料創新與認證(BMIQ)中心近日舉行剪綵啟用儀式;立凱-KY董事長張聖時指出,這是美國首座此類設施,也意味著正式打開美國市場。
張聖時指出,立凱-KY於2023年與ICL Group簽署生產授權合約,合約包括全球生產授權許可和服務,這座磷酸鐵鋰創新中心耗資2000萬美元,位於美國中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的Carondelet園區,隨著試量產線的落成啟用,也意味著正式打開美國市場;根據ICL最新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是美國首座此類設施,將推動ICL在電池材料領域的領導地位。
ICL在社群媒體貼文中表示,這是一個將研發與實際生產結合的場所,BMIQ設計目標是加速技術發現,快速提供客戶解決方案,驗證技術可擴展性,並直接支持ICL在北美日益增長的LFP(磷酸鐵鋰)生產。
ICL表示,BMIQ不僅是座具備一公噸試驗批次能力及完整工藝模擬產線的設施。這是協作工具,能夠發揮人才與夥伴關係的力量,這裡將共同創新,測試新化學技術,如LFMP(磷酸鐵錳鋰),並加速將新想法推向市場。
立凱-KY指出,已成功轉型為鋰智財服務商,專注於授權業務,以應對中國傾銷的挑戰,隨著優化產品和客戶組合,也持續投入研發資源,提升技術能力,擴展至其他電池材料的開發,包括負極材料的量產技術和電解質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