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害的!分析師:拖累美科技業10年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本意是逼迫各國企業投資美國設廠,提高美國科技業製造實力,但Wedbush分析師艾弗斯(Dan Ives)認為關稅反而會害美國科技業倒退10年,是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以來「美國最糟的政策失誤」。
艾弗斯表示,美政府對中課徵超過100%關稅並對其他國家課徵10%關稅將逼美國科技業步入「末日情境」,因為「科技業供應鏈的心臟地帶仍位處亞洲」。
艾弗斯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美國科技公司執行長如今不知該如何是好。假設我們要從美國中西部一間半導體晶圓製造廠房出貨晶片,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中西部並不存在這樣的廠房,要花4到5年時間興建廠房,況且美國勞動市場也無法提供蓋廠房所需的人力。」
艾弗斯表示,過去30年來科技業供應鏈深植亞洲,即便美國花費數年興建廠房,日後美國製造的產品價格也會高3到4倍,最終由美國消費者及美國企業買單。他認為,蘋果將生產基地轉回美國本土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艾弗斯表示,將川普關稅政策形容為「徹底失敗」已經算是婉轉的說法。他批評美國關稅政策不僅是「自作自受」,還會打亂全球供應鏈,最後害美國消費者付出代價。
美國科技業近日陸續結算第一季業績,但艾弗斯估計科技公司這回不會發表第一季財測,因為大環境變數太多。他並預測,美國科技業有15~20%的資本支出已經暫停。
美國科技股繼去年狂漲之後,今年以來受到關稅衝擊紛紛走跌。以蘋果為例,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下跌28%,4月2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股價跌幅達20%。今年以來輝達股價也下跌26%,4月2日以來下跌10%。
儘管如此,艾弗斯還是推薦投資人買進蘋果與輝達,因為他認為這兩家公司用戶量龐大、擁有領導性技術並具備長期成長潛力,股價長期表現可期。
他認為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美國仍會繼續和各國進行貿易談判,預計政策變動將持續引起市場波動,建議投資人依照最壞情境、基本情境與牛市情境重新規劃今年科技股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