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患者將突破10萬人!吉晟生技攜韓企業推檢測藥 提升診斷效率

核子醫學藥廠吉晟生技(7762)董事長楊朝堂今(21)日表示將與韓國放射性藥物公司DuChembio Co., Ltd. 簽署技術轉讓協定,以開發、製造和銷售用於帕金森氏症診斷的 PET 放射性藥物,吉晟將負責藥品在台上市的全部流程(包括臨床試驗)到按照 GMP 標準生產、分銷和銷售藥品的整個過程。

延伸閱讀:帶動銷售成長!藥華藥日本申請新藥高劑量方案 可望提升出貨量

吉晟生技董事長楊朝堂(右)表示,將與韓國放射性藥物公司簽署技術轉讓協定。(左)為總經理林亮光。圖/記者王詩婷攝
吉晟生技董事長楊朝堂(右)表示,將與韓國放射性藥物公司簽署技術轉讓協定。(左)為總經理林亮光。圖/記者王詩婷攝

吉晟生技今日舉辦媒體交流會,董事長楊朝堂表示,吉晟生技將於今年9月提出上市申請,希望在明年上半年掛牌;目前正在興建苗栗藥廠,預估明年底或後年初開始營運;而併購禮曼方面,預計下半年會開始併入公司營收。

公司以內需為主 美國關稅無影響

針對近期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議題,總經理林亮光說明,目前銷售以內需市場為主,營收來源為台灣的醫院市場,另外供應商有99%來自於歐洲,美國供應商則是微乎其微,因此川普關稅對公司幾乎毫無影響。

台灣帕金森氏症患者 今年恐將突破10萬人。

根據台灣健保局統計,截至2021年,台灣帕金森氏症患者總數達77,428人,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1,000人,預估今年台灣帕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將突破10萬人。

合作藥物「18F-FP-CIT」 是一種能夠透過測量大腦紋狀體內多巴胺轉運體(DAT)密度,協助診斷帕金森氏症的放射性藥物。

總經理林亮光表示,與現有診斷劑相比,其具有更高的結合專一性與影像對比度,能夠在症狀出現前就偵測黑質-紋狀體通路中的細微退化變化,因此在帕金森氏症診斷方面具有顯著效果。隨著需求的提升,預期這類先進的神經影像診斷技術將受到更多關注。

特別是,在韓國所進行的上市後監測(PMS)中,針對超過 3,000名患者的研究證實了該藥品的安全性與診斷準確性,自核准以來,累計已使用超過125,000劑次,幾乎成為韓國臨床現場進行帕金森氏症影像診斷的標準藥物。

DuChemBio 計畫基於 18F-FP-CIT 經過驗證的診斷效能,向吉晟生技提供適用於 GMP 生產的優化前驅物、冷劑組與卡匣,同時提供技術轉移所需的專業知識與當地人員訓練,確保從產品製造到品質管理及批次放行測試等流程皆能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