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債券型基金目的在領息 而不是賺資本利得
文:李美虹
老許今年58歲,已經從職場退役,目前只有兼任一、兩家公司的顧問職,他年輕時累積資產的主要方式是靠房地產與股票,但隨著年紀漸長,對目前「半退休」的他來說,如何打造每月都有一筆被動收入的現金流,成為投資的首要之重。
老許看了一些理財雜誌,也聽了一些理財專家的論點,他開始思考將滿手股票挪出一半以上資金轉為買進每月配息的債券型基金。但是,最近因為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的關係,許多專家紛紛對債券市場喊出「空頭來了」的說法,也讓他心裡對於是否要買債券基金又有些存疑。
買債券基金 首重配息而非資本利得
其實,老許犯了一個投資人常有迷思:希望每月從債券基金領息,卻又害怕債券基金下跌。我常說,投資之前,你要先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如果你要賺的是「價差」,也就是資本利得,那麼你應該去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如果你想要的是每月能夠穩定領取一定的配息,那麼債券基金是你可以考慮的標的,只是,買債券基金之前,你必須先有個認知,那就是一般情況下,買債券基金只能賺利息,除非市場重挫後買進,例如2020年2~3月爆發疫情,股、債市場均雙雙大跌,那時你趕逢低買進債券基金,才有一定的資本利得空間。
也就是說,當你買進債券基金的目的是「每月領息」時,那麼你就不要過度在意債券基金的淨值漲跌問題。當然,如果你是在債券基金低淨值時買進,除了買進單位可以更多之外,因為債券價格下跌,債券殖利率自然會上升,因此,你能獲得的債券利息的殖利率也會比之前更高。
但相對地,如果之後債券基金淨值持續往下跌,在帳面上,你這檔債券基金的淨值報酬率絕對很可能是負值(也就是賠錢狀態),但我前面提過,如果你買債券基金的目的是「每月領息」,那就請你關注在這檔基金每月是否能夠穩定配出利息給你,如果答案「是」,你就不要去在意淨值高低。
配息率越高 淨值波動越大
此外,投資人素來喜歡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因為配息率高,但相對來說,這類型債券基金的淨值波動也會較大,亦即高配息通常伴隨高風險。
我個人在挑選債券基金時,盡量以「基金規模越大越大」、「該檔基金買進的債券種類越多越好(代表標的夠分散)」、「配息率穩定維持在6%左右(穩健)」,只要符合這3個條件,原則上這檔基金就屬於穩健型,不論債券市場是空頭還是多頭,我都會持續持有它。
因為即使是高收益債基金、新興市場債基金這類屬於較高波動性的債券基金,也會因為持有的債券成分不同,而再被區分為積極型、穩健型兩種,像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基金這類商品,就是穩健型的代表。我和好幾位基金老師也都是以這兩檔債券型基金作為主要核心配置。
當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穩健型的高收益債券基金,不論從風險或報酬等綜合表現,都被視為相對穩定、又能配出不錯利息的標的,這可以讓穩健型投資人達到「穩定收益」及「降低不安情緒」的目的。
換句話說,就算債券市場真如某些國際大師所言,可能要進入長達10年或20年的空頭走勢,但我還是要再提醒:只要你買進債券基金的目的是「領取穩定的配息」,請你就不要太在意債券市場是空頭、還是多頭,你在意的應該只有一個:這檔基金每個月能不能配發出「穩定的債息」給你,好讓你每個月都有一筆可預期的現金流入袋!
當然,如果你現在手上有一大筆資金正等著進場買進債券型基金,那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將資金分成10份或20份,每月固定一個時間點買進,那麼就算債券基金是走空頭行情,因為你將資金分成了多等份,同時分散時間點固定買進,你也會越買越低,平均攤平了成本,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只要這檔基金是屬於穩健型的,那麼你的債券殖利率也會變高,意思是你每個月領取的金額也會變多。至於淨值是低是高,你又何必過度在乎呢?畢竟你又不是要短線進出債券型基金,賺它的價差(資本利得)!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跟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