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將成新護國群山?哪4大領域最有潛力?一次看懂台灣生技新版圖

台灣生技業起伏沉潛近40年,今年產業總市值重回兆元。從新藥研發起家,到累積實力成隱形眼鏡、血糖機代工大國,生技業如何再進化?當新冠疫情襲擊世界,4大新領域正崛起突圍,藉法規開放助攻,台灣能否瞄準史上最佳進攻機會,再造新護國產業?

台灣,一座位於太平洋的島國,在海洋的包圍下,我們獨自奮戰,也努力延伸觸角;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以小博大,渴望被世界看見。

半導體產業是最成功的例子。2020年以總產值3兆元,躍升全球第二;2021年預估再衝上3.8兆元。其中,台積電更是憑一己之力,貢獻全球24%半導體產值,在世界舞台上動見觀瞻,也被喻為台灣的護國神山。

台積電 tsmc 圖/台積電
台積電 tsmc 圖/台積電

科技發展促使半導體產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也讓產官學界開始思考,我們能否有下個護國神山產業、台積電出現?這一次,重責大任似乎落到了生技業身上。

此時此刻,從產業發展史來看,台灣生技領域確實站上了高峰。經濟部《2021生技產業白皮書》指出,生技產業營業額已連續8年成長,2012年為3,590億元,2020年增加至6,011億元,年複合成長率5.89%。

走過新藥熱潮、解盲失敗,回顧台灣生技發展史

「這是一條漫漫長路,我們走了至少30幾年才到這。」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指出,台灣生技業起源於1980年代,是已故總統府資政李國鼎最早埋下種子。當時,李國鼎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看見成立不久的美國藥廠安進(Amgen)靠著治療洗腎患者貧血問題的「紅血球生成素」一炮而紅,因此決定將生物技術列入我國的「八大重點科技」。

1984年,行政院宣布成立「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簡稱生技中心,DCB),主要協助生技業技術移轉,串連上游學術研發與下游業者,相當於工研院協助電子、半導體業的身分。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圖/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圖/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DCB留下兩個重要成績,一個是普生,另一個是保生。可惜的是,後者已經消失了。」李鍾熙回憶,台灣在1980年代是B型肝炎高感染區,政府引進國外技術,希望發展出本土疫苗廠。保生曾在1986年成功研發出疫苗,卻礙於輿論與市場壓力,無法商業化,使得台灣第一間生技公司在1995年宣告解散。

保生製藥 圖/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保生製藥 圖/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從時序來看,李鍾熙說,台灣生技業的進展,在2000年以前幾乎是「0」,只有少數原料藥(指藥品基本成分或化學材料)與一些中草藥的新藥研發業者。

直到生技產業從製藥慢慢往外延伸,開展出醫療器材、應用生技、健康福祉等領域,生技公司家數才逐漸有了起色。2007年,生技上市櫃公司還只有47家,如今上市櫃家數已是當年的3倍。

這期間又受到《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等大型政策的助攻,產業表現一路在2015年衝上高點,生技上市櫃公司市值在年底「破兆」,達到1兆1,538億元。

李國鼎 圖/中研院
李國鼎 圖/中研院

好景不常,在歷經基亞肝癌新藥臨床三期解盲失敗、「宇昌案」等產業、政策動盪後,資本市場對生技業持保留態度,甚至開始縮手。到了2018年,生技業市值一路下滑、「跌破兆元」,來到8,404億元。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七所所長孫智麗觀察,「生技業股價的劇烈波動,讓大家對新藥研發沒信心,政府也不敢大量投資,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3個機會,激發科技大廠的生技布局

生技產業需要改變,更需要機會,而台灣等到了。

第1個機會,來自於台灣資通訊(ICT)產業的跨界投入。

「在生技領域中,ICT較有興趣的是精準健康產業。」生策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教授錢宗良表示,ICT瞄準的精準健康範疇更大,不只涵蓋了罹病族群需要的診斷、治療和照護,還涉及了亞健康(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健康族群的風險預估和居家健康管理。

「前者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看起來已經夠大了。」但其實水面下的冰山,還有6~7成商機等待開發。

ICT業者除了自己生產產品,還把資金與共同開發帶進了生技產業,從瞄準特定領域的晶碩、大立光,專攻AI醫療的華碩、宏碁,到投入醫療器材、檢測、雲端系統的電子五哥(緯創、仁寶、和碩、英業達、廣達),台灣資通訊的一線企業,幾乎或多或少都有生醫布局。

科技大廠跨足生技 圖/數位時代
科技大廠跨足生技 圖/數位時代

第2個機會,是法規鬆綁與調整後帶來的產業利多。

生物藥「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是近年產業熱話題,除了能生產抗體藥物外,疫情刺激出的疫苗需求都帶來大量商機,市場更有重量級投資人,如晟德大藥廠董事長林榮錦投資永昕多年、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押注台康生技。一方面,生物藥與對抗重大疾病有關,因為「抗體藥物」是現行較有效的癌症治療方式,當大小藥廠都投入開發時,CDMO的代工需求只增不減。

另一方面,預計2022年上路的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首次將CDMO納入租稅優惠適用範圍,在過去的研發支出抵稅外新增「製造設備抵稅」。外界認為,這顯示政府催生「生技台積電」的企圖心,因此讓CDMO成為台灣生技業打大賽的準備選手之一。

製藥、疫苗.jpg 圖/Shutterstock
製藥、疫苗.jpg 圖/Shutterstock

除了近期引發熱議的CDMO之外,衛福部在2018年發布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裡,開放了6項自體細胞治療技術,也點燃醫院與相關業者的信心,成為台灣生技的潛力二號選手。

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統計,至今已有約12家細胞業者投入上市櫃,領域涵蓋細胞儲存、製造培養與療法開發;至今年6月,已有超過100件細胞治療技術統過審核。
儘管台灣資通訊主要公司相繼投入、政府法規也陸續鬆綁,均可望為台灣生技業注入新活水,但對孫智麗、李鍾熙等產研界專家來說,這兩個生技業轉型契機的影響力,都不及2020年起重創世界政經民生的「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

其所推升的市場接受度、訂單量,成為了台灣生技的「第3個機會」。 像是疫苗(高端疫苗、聯亞藥)、治療藥物(藥華藥、生華科)等,台灣都有廠商繳出階段性成果。位居防疫前線的「快篩/檢測」產品更是發展蓬勃,約5家公司取得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緊急授權許可,也有49項產品在台灣獲得專案製造許可。

COVID-19 圖/數位時代
COVID-19 圖/數位時代

行動醫療檢測廠商安盛生科只用了9個月,快速推出新冠抗原快篩產品。董事長陳彥宇直言,「商品詢問度與市場氛圍是10年來最佳」。

同樣因防疫帶動的遠距醫療需求,也讓台灣業者大感振奮。2013年成立的新創宇心生醫,便在疫情間獲得不少訂單,其中最特別的客戶是加州政府,替當地37所監獄、10萬名受刑人提供遠距心電圖醫療服務。

擁有不少台灣新創投入的「精準檢測」、「創新醫材」領域,更是「受益於」疫情而獲得絕佳成長機會,扮演台灣生技業的三號、四號潛力選手。

如同台灣國球——棒球的境遇,極盛時期在國內比賽經常爆滿,卻在歷經職棒簽賭、分出兩個聯盟後人氣下滑,最後又靠著國際賽表現、海外球星的拚鬥精神找回球迷信心,近40年來走過興衰起伏的生技產業,如今再次來到關鍵時刻,正需要有生力軍、強大打者,適時揮出一擊。

安盛生科 圖/安盛生科Facebook
安盛生科 圖/安盛生科Facebook

最好機會來了,生技能成下個明星產業?

如何在國際舞台中勝出?資本和資源是關鍵。前疾管局局長張鴻仁指出,台灣生技規模小,資本市場的態度與國外截然不同,「一樣的技術,國外願意燒錢賭它成功,在台灣會被說是本夢比。我們有強大的醫療實力,如果可以跟生技結合得更好,競爭力不見得會輸。

曾任工研院院長的李鍾熙認為,生技產業的特性跟過去台灣各產業的成功經驗差異極大,科學領域的創新多半來自重大突破,風險自然較高,因此「生技產業只要有正當賺錢,就該鼓勵。」

BPIPO統計,2020年台灣生技上市櫃公司募資金額約194億元,雖然相比於海內外科技新創的募資金額,或是台灣ICT、半導體產業的龐大市值來說,猶如九牛一毛,但也已經創下6年新高、回到2015年的193億元水準,代表市場信心確實有回升。

從政府、業者、創投,甚至台灣民眾都深切期盼,台灣能再培育出有如半導體產業般的下一個明星級產業。如今,目光投向了曾被看好的生技產業;2021年,堪稱近10年來最好機會來臨,4位生技領域裡的選手被推上打擊區,全場都在關注,誰能敲出致勝一擊。

最新11月號雜誌《台灣生技新版圖》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林美欣

更多報導
國寶魚到Delta變種都能驗!基龍米克斯深耕20年基因定序,疾管署、中研院都是長期客戶
全球12%臨床案來自台灣!生技界「怪物新人」細胞治療,兩大趨勢接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