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醫院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 有助緩解急診壅塞

新光醫院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圖/譚淑珍
新光醫院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圖/譚淑珍

新光醫院15日舉行第二醫療大樓「桂蘭樓」上樑典禮。新光醫院吳東進指出,「桂蘭樓」將有314張病床,20張心臟加護病房,其中,單人病房達218間,並設置11間開刀房,4間心導管室。

314張病床,代表著將需要更多的醫護人員,而全台醫院都在鬧缺醫護人力,但吳東進並不擔心。他說,面對人力短缺挑戰,新光醫院將推動「全責照護(Total Care)」模式,藉由人工智慧(AI)科技與制度創新,提升護理效率、降低工作壓力,也維護病人安全。

吳東進表示,舉行上樑儀式,代表結構體已完成,桂蘭樓是由33年前興建火獅樓同一團隊興建,因此相信2026年8月應能如期順利興建完成,而桂蘭樓平均每床建造成本,比火獅樓增加了4倍之多,是因為新光醫院採用了最好的設備。

他舉例說明,像台灣多地震,若因地震產生裂痕,就會有2~3星期的空床期,為因應震災,採取整體式衛浴設備,且在急診室旁,安裝第三代台正子掃描(PET)、1台電腦斷層(CT)設備,以及2台用於搶救急性腦中風病患的儀器,以利縮短急救的時間。

吳東進指出,近來的醫護人員荒,導致不少醫院被迫關床、急診室壅塞,不僅增加了醫院營運的挑戰,病患也無法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面對人力短缺的挑戰,將以全責照護應對人理短缺挑戰,結合離床警示器、生命徵象監測器等,協助護理人員掌握病人情況,並預防跌倒意外,系統將陸續進行測試,病人準備離床時,護理師手機會發出警示聲響,並顯示病人移動影像,護理人員可透過手機即時溝通,安撫病人,降低跌倒機率。

他說,監測到病人離床時,系統也會透過預先開啟護理站至病房自動門,縮短3秒反應時間,並加強病人衛教,指導患者下床前先坐起休息,再穩定起身,不僅確保安全,還能爭取應變時間,透過這些改善措施,護理人員在警報響起後抵達時間,從14秒縮短至6秒,大幅提升應變效率與病人安全,「目前試行全責照護病房護師,每月已有獎勵津貼,未來加入團隊護理師,也將提供每月5000元津貼。」

吳東進說,高品質照護來自對病人真誠關懷及全人照顧,全責照護正是實踐關愛的具體行動,盼醫療團隊用制度支持責任,用團隊傳遞信任,為病人打造更安全、更有溫度的醫療環境。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金價「大爆發」快來了!專家揭:美經濟跌落懸崖
外資殺紅眼了!9天賣超近3千億「反手加碼3檔低基期電子」3檔金融也被垂青
大神專訪4-3》大賺35%變倒虧25% 被2檔美債ETF狠狠教訓 她曝退休族只該買「1種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