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連四買近千億 台股尾盤黑翻紅/印巴戰火爆發 軍工股寶一爆量逾10萬張/談了17年...央行成立主權基金有譜?|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四大指數連續第二日全面走跌,道瓊指數大跌389點收40,829點,標普500指數下跌0.77%,那斯達克指數下挫0.87%,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1.03%。市場持續觀望聯準會利率決議前的政策風向,加上川普對貿易強硬表態,並揚言將針對進口藥品祭出新關稅,使健康照護股成為重災區,輝瑞跌逾4%、莫德納重挫逾12%。科技股亦表現疲弱,有「AI軍火商」之稱的Palantir,因財測不如預期而大跌12%。科技七雄中僅網飛(NFLX)小幅反彈。

亞股表現分歧,香港恆生指數漲44點、陸股上海綜合指數漲26點,在中國大陸宣布降息降準釋出1兆人民幣後,激勵兩地股市齊揚;日經指數則下跌51點,韓股也小漲14點,反映市場仍在觀望印巴地緣政治局勢

台股今(7)日逆勢收紅,加權指數終場上漲23.9點,收在20,546.49點,成交量僅2,702億元明顯萎縮,電子、金融權值股撐盤力道有限。盤中台積電(2330)翻黑後拉尾盤收漲8元至928元,是支撐指數的關鍵主力。資金聚焦政策題材股,台塑四寶在財報公布前夕提前反應營收利多,除南亞(1303)收平盤,其餘三寶皆收紅;寶一(8222)則在印巴戰火題材下爆量稱王,但股價未能延續昨日強勢,終場翻黑回跌2.69%。

📝盤點熱門股:寶一、元大台灣50反1、群益ESG投等債20+

資料來源:Yahoo奇摩股市
資料來源:Yahoo奇摩股市

今(7)日成交量冠軍由軍工族群代表股寶一(8222)奪下,爆量成交逾10.8萬張,收盤價65元,重挫2.69%,成交值高達72.9億元。雖短線拉回,但在520選前行情及政策題材支撐下,仍為盤面矚目焦點。第二名為元大台灣50反1(00632R),成交量達9.5萬張,微幅下跌0.16%,反映市場避險情緒仍在。第三名則由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奪下,成交量逼近9.1萬張,股價逆勢小漲1.45%,顯示高息穩定型商品續獲資金青睞。第四名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成交量逾8.4萬張,漲幅達2.48%,反映中國降息降準與釋出熱錢利多,資金積極布局陸股ETF。

📌三大法人買賣超

資料來源:證交所
資料來源:證交所

三大法人今(7)日合計買超8.69億元,呈現外資撐盤、自營與投信同步調節格局。其中外資大舉買超136.45億元,為連四日買超,累計掃貨逾926億元;自營商則大幅賣超99.95億元,投信也調節27.81億元。法人操作呈現「外資撐、內資退」,盤面呈短線震盪。

✨本日議題股:軍工股

520行情話題持續延燒,軍工概念股今(7)日漲跌互見,成交熱度依舊居高不下。寶一(8222)雖奪下成交量冠軍,但股價自高檔回落,重挫2.69%,單日爆量逾10.8萬張、成交值高達73億元,昨日拿下漲停,今反走弱,市場憂有倒貨風險。亞航(2630)則早盤衝高至漲停,盤中收斂漲幅,最終漲2.84%;漢翔(2634)事欣科(4916)同步都收紅。觀察盤面,在520題材支撐下,國防相關族群近期表現強勢

💰存股族必看:

進入股東會旺季,高股息ETF成為資金避險與存股族首選,但「領得多、課更多」也引發投資人關注稅負問題。無論是投資0056、00919或近期強勢的債券ETF,獲配現金或股票股利,皆屬「股利所得」,就需併入所得課稅。對於長期持有者,除了留意配息時間與海外所得合併稅制,也可透過分離課稅合併計稅等策略,有效控管稅賦壓力。

👁️‍🗨️憶如犀利講

我國真的要有主權基金了嗎?央行鬆了口,總裁楊金龍明(8)日要赴立院報告由財政部撥預算可踏出第一步,但能否走到最後?恐怕還是未定之天。畢竟主權基金的構想從2008年一路提到2025年,過去17年來無論藍綠,只要逢經濟轉弱或遭逢金融危機股災,就會被舊事重提,但最終都無疾而終。

央行的態度前後最大的差異,多數是「財源只要不是外匯存底」那就可以討論一下,但若要動到外匯存底歪腦筋,一律Say NO。蔡英文時代提出的「類主權基金」,國發基金付錢、政府持股不過半,一度也獲彭淮南讚許,但最終還是未能成真。

過去央行反對的理由如今都解決了嗎?例如應該要設立主權基金的專法,以及不能把主權基金當成「政策目的投資」,要自主且商業性,做得到嗎?更多問題在於,主權基金由誰來管?由誰監督?目標為何?要像淡馬錫一樣會賺嗎?

央行曾說台灣已經有類似他國政府「主權基金」的四大基金,但勞動基金過去屢傳弊端,委託的操盤人「監守自盜」淪炒股首腦等,民眾想問「連四大基金都管不好了,主權基金就有自信管好?」

賴清德政府這次又重提主權基金,到底是承受不住民眾「別人能我們為何不能?」壓力,還是眼紅像淡馬錫基金一樣的績效貢獻,還是為了怕退休基金破產或人口少子化加高齡化隱憂?前央行總裁彭淮南也曾表態強調,主權基金操作與風險承受度明顯與外匯存底不同,淡馬錫公布2023年底10年及20年的滾動報酬率為6~7%,但是2022年的股東報酬率是-5%,主權基金也不是穩賺不賠,屆時若賠錢誰要來負責?賴版主權基金踏出一步,但一樣的問題接踵而來,這次真能走到最後嗎?我們拭目以待。

🔭重大財經事件展望

國際方面,美國聯準會將公布利率決議,牽動全球資金動向,同日還有初領失業金人數、EIA天然氣庫存與3月躉售庫存等數據接連出爐。歐亞央行動態同樣受矚,日本將發布貨幣政策紀要,英國、馬來西亞分別公布利率決策;德國將揭露3月貿易收支與工業生產,菲律賓也將公布第一季GDP數據。科技股焦點則落在晶片設計大廠ARM財報,而第27屆北京科博會開幕,牽動陸港科技政策氛圍。

國內則將公布4月進出口統計,成為觀察景氣與出口動能的重要指標。企業動態方面,包括川湖(2059)中華電(2412)玉山金(2884)文曄(3036)瑞鼎(3592)廣越(4438)IET-KY(4971)邁達特(6112)台郡(6269)維田(6570)M31(6643) 等公司舉行法說會,凱銳光電(2255) 則召開股東會,成為盤勢觀察另一焦點。

市場變化難捉摸?面對股市的大起大落,總會有看不懂、跟不上、難決策的時刻!Yahoo財經掃描每個台股交易日晚間6點上菜,整理市場最重要的財經熱點,從國際財經趨勢、產業焦點到個股異動,迅速掌握投資脈動,帶你快人一步,掌握市場先機。

註:加權指數成交金額含盤後定價,不含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核稿編輯:劉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