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通網》威潤3月營收為0.13億元,年減10.36%
【時報-快訊】威潤(6465)3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3月營收 1- 3月營收
114年度 12,656 38,937
113年同期 14,119 41,567
增減金額 -1,463 -2,630
增減(%) -10.36 -6.33
【時報-快訊】威潤(6465)3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3月營收 1- 3月營收
114年度 12,656 38,937
113年同期 14,119 41,567
增減金額 -1,463 -2,630
增減(%) -10.36 -6.33
台股量能逐步回溫,卻再吞300點跌點...三大法人今(22)日合計賣超114.13億元,其中外資單日賣超52.43億元,已連續7個交易日調節,累計提款金額達734.38億元。大來投顧分析師蔡宗園表示,其實外資近兩日賣超力道縮減,顯示並不悲觀,台股多日盤跌,目前來看隨時有反彈機會,但須價量齊揚才能轉短線多頭。
康橋國際學校舉辦單車環島成年禮,今(22日)上午環島車隊行經彰化縣溪湖鎮彰水三路時,遭一輛逆向自小客車撞上,造成7名學生、肇事駕駛受傷,其中1名16歲顏姓男學生傷勢嚴重、左臂及臉部嚴重撕裂傷,意識不清,昏迷指數3轉送彰基急救中。而女星賈永婕兒子也在車隊中,她22日在粉專中透露,兒子平安無事,但目睹好友遭撞讓她心情相當沉重!
11萬股民注意!「上市櫃建商營收王」興富發(2542)今年擬配發每股2元現金股利、0.5元股票股利,合計2.5元創下近三年最高,現金殖利率逾5%。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被捲入196億呆帳風波的中鼎(9933)今日股價續跌,以25.65元開盤,吞下第4根跌停鎖死,寫下2009年5月以來新低,股價連5黑,...
群益投信將推出台股主動式ETF——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採取質化與量化雙重邏輯選股,隨市況彈性調整持股,將在5月5日展開募集、預計5月22日掛牌上市,IPO每股發行價格為10元,採取季配息機制,按每年2、5、8、11月除息,預計今年8月將首次公布配息。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經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2)日表示,美國發行的6.5兆美元公債在6月即將到期...
財經中心/唐詩晴、李奇 台北報導台北市建案基泰大直,2023年9月因為施工不當,造成25戶民宅傾斜下陷成為受災戶,事發1年7個多月後,雖有部分受災戶達成和解,但有地主還討不到該有的賠償,原本跟基泰購買預售案的買主,也出面指控基泰,協商過程非常囂張。基泰大直損鄰案地主戶左先生:「我們不是說好像貪婪,說我一定要怎樣怎樣,我們覺得這是我們該有的也是你該負責的。」基泰大直現在夷為平地,可以看到鐵皮上有臨房監測站告示。(圖/民視新聞)講到欲哭無淚的左先生,是台北大直基泰損鄰事件的受害地主,住了快40年家,坍塌下陷,所有照片、家當全部被掩埋,現在家已被夷為平地,但該有的賠償,還沒拿到,協商過程,也不愉快。基泰大直損鄰案地主戶左先生:「我們地下室的價值到底要怎麼算,他說用比較含糊的方式去跟我們講,當初他說是用SRC(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果現在出來變成RC(鋼骨),他就說不小心弄錯了這樣,或者說他有些住戶他契約簽了之後,他的契約並沒有在住戶這邊,你如果到時候反悔的時候,我手上沒有契約啊?對啊,那我怎麼辦?我們會擔心這一點。」基泰大直損鄰案地主戶左先生憂心契約有詐,拿不到該有的賠償。(圖/民視財經網)原先談好的條件,拿到契約,又不一樣,一樓戶持有地下室,土地持份是高樓層戶的1.9倍,卻被基泰偷換概念,扣掉2/3價值,貢獻給高樓層戶,更誇張的是,基泰建設,同時受理預售整併損鄰辦都更被政府退件,卻叫受災戶自行出面向市府爭取。基泰大直解約預售戶顧先生:「我們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馮總說他們建商上市公司很大,然後隨時有法務,可以跟我們打個五年、十年官司,偷工減料會萬一我們住進去,萬一壓死人了那不是更倒楣。」買一樓預售案的顧先生,付了750萬,原本期待115年交屋,現在解約,也怕要不回600萬違約金,跟左先生一樣,求助律師討公道。委任律師陳建州:「一坪換一坪,到底換的是室內坪還是權狀坪,這個本來就是在合建,或者是都更上面常遇到的狀況,基泰他是跟你講說,這個所謂的一坪室內坪換一坪,他指的是包含把你房子弄倒的損害賠償。」聲源:基泰建設發言人紀鈞舜:「正式的那個合建契約也還沒有簽,比較不會有包括比例的問題,然後還有更動合約書的部分,就是解約部分在談賠償,然後可是沒有拿到違約金的部分,不至於會有這種事發生。」30個預售戶,現在20戶解約,10戶價金卡在信託銀行還沒領,各自委任律師處理,基泰強調,有跟客戶積極互動協商,但契約細節,無法透露。《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原文出處:基泰大直損鄰案1年多 地主、預售戶控建商協商過程囂張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股跌288點 權值、傳產股疲軟 川普關稅暫緩偷工減料釀禍! "基泰倒塌案"偵結5人遭起訴求重刑北市都更案遭控"暴力拆屋" 住戶:建商還騙長者簽文件
報稅季逼近,用icash pay省荷包!7-ELEVEN超狂優惠一次看,今(22)日推出「陪省團」超值優惠月,5月底前,用icash Pay繳稅筆筆2%回饋,若單筆三千元以上可參加抽獎,有望獲30萬OPENPOINT,等於可換3千杯110元星巴克咖啡。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祭出關稅大刀後,又傳出有意開除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不僅加劇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也引發市場對...
房地產代銷愛山林建設昨(21)日召開董事會,不僅宣布2024年度股利配發合計每股5元,更同步公告,取得基隆兩筆土地,及聯手宏匯集團的『中正紀念堂站(捷四)土地開發案』,總共三案,積極布局房市。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祭出對等關稅後,讓美債連續大暴跌,崩潰危機在即,外界也分析這恐是川普臨時叫停關稅戰的主因。對此,財經作家游庭皓在節目《...
依據金管會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底全台數位帳戶已突破2,446萬戶,幾乎是人手一戶的普及程度,其優點在於輕鬆使用手機或電腦就能線上辦理開戶,因此廣受年輕、小資族群喜愛。元大銀行為了服務此類客群,祭出數位帳戶台幣高利優惠,新戶享最高年利率3.675%優惠利率,並提供每月99次免跨提/跨轉手續費優惠,使用上更為便捷彈性。此外,客戶完成「追夢行動」活動的線上開戶任務及行動支付任務最高還能拿600元回饋金。
[FTNN新聞網]記者馮浩倫/綜合報導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發酵,美股和台股遭遇劇烈波動。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宣布90天豁免期,市場仍持續震盪。在這樣的情況下,許...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蔡明惠/綜合報導近年買房門檻越來越高,許多人只能透過貸款才能圓屋夢。近期就有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當初使用新青安方案,買下了...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2日電)台積電今天表示,為加速半導體供應鏈綠色轉型,2025年起攜手關鍵排放源供應商簽署供應商溫室氣體減排協議,迄今已逾50家海內外供應商完成簽署,目標於2030年針對供應台積電產品,達成在台生產RE85、海外生產RE100,並於2035年達成符合SBTi淨零標準的減碳目標。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再度以強硬的措辭炮轟聯準會主席鮑爾不急於降息的立場,令市場對聯準會的政策能否不受政治力影響感到擔憂,亦重創對美元資產的信心,隨著資金加速撤離美元資產,澳元和紐元兌美元匯率雙雙創下數個月新高,成為美元風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報導指出,澳元升至0.6438美元,創下去年12月9日以來新高,成功突破位在0.6409美元的關鍵阻力區。紐元升至0.6028美元,改寫去年11月7日以來新高,接下來將測試位在0.6037美元的阻力區。 IG Australia Pty市場分析師Tony Sycamore表示,如果澳元能站穩位於0.6474美元的200日均線上方,就能確認V型反轉形態,接下來將上看0.68~0.69美元。 川普周一再度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向聯準會主席鮑爾開火,要這位「慢半拍先生」(Mr. Too Late)、大魯蛇(major loser)立刻、馬上降息,否則美國經濟將放緩。 此番發言令投資人對聯準會的政策自主權感到擔憂。 上周川普也在Truth Social上公開批評聯準會遲遲不降息是「動作太慢」,並表示聯準會主
【時報-台北電】滬指尾盤失守3300點,創指、深成指全天調整。收盤,滬指報3299.76點,漲0.25%;深成指報9870.05點,跌0.36%;創指報1928.43點,跌0.82%。盤面上,物流、供銷社、跨境支付板塊漲幅居前,影視原先、人形機器人、其他電源設備板塊跌幅居前。 板塊方面,統一大市場、物流概念股集體走高,華鵬飛20cm漲停,中儲股份、長江投資等盤中漲停。 跨境支付概念走強,新晨科技、優博訊雙雙20cm漲停。 黃金概念股集體活躍,寶鼎科技、東江環保、深中華A漲停。 影視院線板塊全天調整,光線傳媒跌幅居前。 算力租賃概念走弱,光環新網、錦雞股份領跌。 人形機器人板塊走低,天和磁材跌幅居前。 整體來看,個股漲跌互見,下跌個股超過2,600檔。(編輯:邱致馨)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智原(3035)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報告第一季表現,儘管為傳統淡季,營收仍表現強勁,受到先進封裝量產帶動,季增152%,年增188%,達新台幣74.4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33元,為近六季新高。 智原第一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4.4億元,季增152%,年增188%,毛利率為20.3%。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新台幣3.5億元,基本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33元,為近六季新高。 智原第一季合併營收在先進封裝量產的帶動下,呈現強勁成長,季增152%,年增188%,達新台幣74.4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且大幅超越去年上半年合併營收。從產品別來看,量產和委託設計(NRE)收入較上季增加,IP營收雖然較上季減少,但全年成長態勢不變。具體而言,IP本季營收為新台幣4.0億元,季減8%,年增23%;NRE營收為新台幣4.5億元,季增38%,年減28%;量產營收則達新台幣65.8億元,季增201%,年增306%,創下單季新高,顯示在先進封裝業務的推動下,量產營收大幅增加,成長數倍以上。 第一季對智原來說是多項突破的季度,除了營收跳躍式成長,季增達2.5倍以上
根據臺灣期貨交易所統計,2024年期貨市場交易量達3.95億口,創下歷史新高,面對期貨市場的高速發展與專業人才需求激增,佛光大學應用經濟學系與康和期貨攜手合作,共同培育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