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張善政:雙箭齊發 讓桃園搭上AI商機
【時報-台北電】桃園市積極推動智慧製造轉型,培養與引進更多相關領域人才,助力當地產業轉型升級,迎接未來科技浪潮。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除了中央推動的「桃竹苗大矽谷」,桃園市府本來就在推動的「亞洲新矽谷」也會平行推動作業。
他指出,全球90%的AI伺服器是在台灣做的,台灣多數大廠都在桃園設廠,因此要讓桃園產業能跟得上AI潮流,經發局二項重要工作,一是輔導智慧製造,二是培養智慧產業人才。
張善政表示,桃園有1.2萬家各式各樣的工廠,產值4.7兆元、全台灣最高,有不少是傳統產業,使得多數人過去認為桃園是個產業城市、不是個科技城市。
而桃園市智慧製造輔導已進行一年多,策略上把桃園產業看成金字塔,從金字塔的頂端的大公司著手,雖數量不多,但大公司接受後,也會把上下游廠商一起帶過來。
現在企業輔導需求量很大,在這個輔導團隊中有很多大學教授,底下也有不少學生,市府鼓勵這些學生出來開顧問公司,並提供補助,專門接這些企業輔導的案子,這個生意是現成的、接不完的。
在培養智慧製造人才方面,桃園市成立「智慧桃園產業學院」,替產業培養人工智慧、智慧科技的人才,都不收學費,開課招收學生都搶破頭,張善政表示,上課的人有40%是企業主管,上完課的人就當作種子,在企業裡面發揮效果。
在協助新創公司發展方面,去年7月開幕的「桃園天際線」是桃園首座新創加速器基地,著重協助中後期的新創公司發展,包括取得國內外創業資源、合作夥伴及市場機會等。
張善政前年特別親自赴美國矽谷,拜會全球知名創業加速器平台Plug and Play總部,雙方簽署MOU,今年引進Plug and Play在桃園設立新公司,協助桃園新創企業加速接軌國際市場,目前規劃在虎頭山創新園區啟動計畫,讓台灣新創團隊落地桃園。
位於桃園長庚轉運站的A8桃園智慧產業加速器今年3月落成啟用,聚焦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綠色科技,希望攜手上市櫃共同推動AI一條廊道、雙軌加速與三大產業串連目標,目前已招募15組優秀科技新創公司加入,協助新創公司獲得相關企業資源與合作場域,帶動桃園產業轉型。(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郭及天/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