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沒錢了?今年最大違約交割金額出現!美債ETF爆出「2565萬元違約」...本月已連四起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台灣證券市場近期頻頻傳出違約交割事件,最新一起案例為中信美國公債20年期ETF(00795B)出現高達2,565萬元的違約金額,經由永豐金天母分公司通報,成為今年以來金額最高的單一違約交割事件,亦是櫃買中心統計下的第五起案例,且是四月短短十天內的第四起。

中信美國公債20年期ETF(00795B)出現高達2,565萬元的違約金額,經由永豐金天母分公司通報。(圖/istockphoto)
中信美國公債20年期ETF(00795B)出現高達2,565萬元的違約金額,經由永豐金天母分公司通報。(圖/istockphoto)

從櫃買中心資料來看,今年首宗違約交割出現在2月11日,由IET-KY(4971)觸發,當時違約金額為1,631萬元;接下來是4月7日的波若威,違約金額攀升至2,420萬元;4月8日華星光發生金額為1,679萬元的違約交割,緊接著4月10日則輪到合一,金額為1,857萬元;而此次00795B的違約紀錄,則將金額推至年度新高,凸顯市場波動加劇下的潛藏風險。

違約交割的根本原因,往往來自投資人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資金交割。根據相關規定,投資人在證券交易成交後,必須於兩個營業日內(T+2日)上午10點前,確保交割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支付所購有價證券的對價。若在期限前帳戶餘額不足,導致銀行無法順利扣款,即構成違約交割。

這類違約不僅可能衍生法律責任,也會對投資人的信用紀錄產生長遠負面影響。專家提醒,無論是進行單筆交易或ETF等理財操作,投資人皆應定期檢視帳戶資金流動與交易紀錄,謹慎評估自身的資金調度能力,切勿在市場波動期間輕忽交割義務,以免損及自身權益。

隨著違約事件頻率上升,市場關注度也水漲船高。面對日益複雜的金融環境,投資人在追求報酬之餘,更需強化風險意識與財務規劃能力。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債蛙真的哭暈!川普關稅釀債券拋售潮 00795B驚爆「今年最大筆」2565萬違約交割
千金股還在亮燈!AI「這檔」盤中爆漲140元…微星、技嘉噴半根 網提1股票「漲回原點」
美中貿易戰升溫!傳北京狂拋1.64兆美債 從紐約金庫運回2262噸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