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川普關稅會玩到底嗎? 關鍵在美元走向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周三宣布對各國徵收高額對等關稅之後,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混亂。川普希望透過關稅來解決貿易不平衡。但是他的計畫會成功嗎?
川普的勝敗將取決於他下一步行動,但是他應該不會放棄關稅,因為關稅決定了他不同於其他領導人之處。
《川普關稅是全球化終結》的作者Wolfgang Munchau認為,川普的關稅遊戲是不會玩到底,他僅透過關稅手段來達成貿易平衡,他會遵循他的經濟團隊中兩位官員的想法: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他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兩人都強烈支持重塑貿易平衡。
去年11月,米蘭發表了一篇文章,指政府將宣布關稅,但僅逐步實施。對米蘭來說,關稅是談判桌上的一把槍,最好不要使用。對他來說,最終目標是美元貶值。存在一條可以執行這些政策,又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後果,而且需要用貨幣來抵銷關稅影響。要麼採漸進主義,要麼是在美元問題上與盟國或與聯準會進行協調。
米蘭的想法可能獲勝。首先全球貿易失衡主要不在於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而是關於各國的總體經濟政策問題。中國和德國系統性地抑制消費和投資,國家的政策在支持出口、減少進口;但是如果德國受到美元貶值的打擊,這個政策就不再有效,因為進口將變得便宜,出口變得昂貴。
事實上在川普關稅「解放日」之前,全球化時代在幾年前就已經結束,以前世界汽車都在德日製造,手機都在中國製造。但前總統拜登的「通膨削減法案」已經開始反全球化進程。
預計川普會堅持他的貿易政策,但會削弱一部分,可能會與英國、澳洲、紐西蘭和越南等一些友好國家達成自貿協定,但不會包括歐盟和中國。他也可能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採取更寬鬆的態度,以盡量減少對北美自由貿易區貿易流動的干擾。
川普政策是否成功,關鍵可能在美元。自從他上任以來美元就一直在貶值,美元兌歐元下跌了8%,這是意料之外的事。
從經濟理論來看,如果徵收關稅,美元就會升值,並部分抵消關稅的影響。但實務上不是如此,經濟理論將被證實是錯誤的。Munchau認為,如果川普成功讓美元(對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貶值20%,他就可以宣布勝利,並逐步降低關稅。
在1985年,當時美國的高利率導緻美元對歐洲貨幣和日圓大幅上升時,世界主要工業國家的財政部長齊聚紐約,達成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同意降低美元匯率。
目前這種協議越來越少見,而川普的作法是將關稅放上談判桌,讓主要國家同意提高匯率。而美國將降低關稅,只保留那些基於國家供應安全理由而合理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