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歷史經驗:融資維持率創低 台股反彈幅度大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台股本週以來深受美國關稅風暴衝擊,導致市場融資維持率降至118%新低。過去歷史經驗顯示,融資維持率一旦創低,多半是台股波段相對低點,隨著行情修正利空消化、籌碼浮額清理,反彈可期。
台股本週3個交易日重挫近兩成,龐大斷頭賣壓造成上市融資維持率9日掉至118.1%,超越金融海嘯期間的118.2%,創下歷史新低。根據投信統計資料,近10年當融資融維持率低於140%創下波段新低後進場布局台股,在後1個月、3個月、1年皆有雙位數漲幅反彈,其中近1年平均漲幅更有近18%。
上一次融資大降是在2024年8月5日美國經濟衰退疑慮升溫之際,當時維持率139%,股市融資維持率創低後一個月,反彈6.84%;三個月與一年後,指數反彈幅度都超過16%。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9日逆轉,美股大復活,帶動台股隔日跳空暴漲1600點,重回萬九大關。復華投信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表示,隨著各國積極與美國協商,有利關稅戰引發的恐慌情緒降溫,若要逢低布局,建議採分批或定時定額因應,並可聚焦具成長性的科技高股息題材,兼顧中長線產業趨勢及股息收益機會。
衡量市場情緒的VIX指數從波段60高點已回落至33(統計至截至2025/4/9)。復華投信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呂宏宇表示,台股大盤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波段下跌15%,修正時間約3個月,本次關稅戰擴大至全球,加上市場擔憂經濟衰退風險,需要較長時間整理消化政策不確定性,操作上配置可增加金融等內需為主、受關稅影響較小產業,以及具殖利率保護的個股。